7月21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这两大问题一直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的渗透率,也是对电动电池技术的一个挑战。吉利正在开发可以支撑用户更长里程需求的电池包,快充时间可以缩短到15分钟,可以大幅度地缓解用户的焦虑。
最近,有无3C标识,成为了评判充电宝能否安全且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深圳实测发现,三大常见品牌均仍有部分无3C标识的充电宝在流通。对此某品牌客服回应,可能是较早批次的充电宝没有印刷3C相关字样。
近日,充电宝召回与物流拒收的风波持续发酵。第一财经记者今天实地探访了深圳线下的多个快递网点,均表示无法承揽充电宝等电池类产品。有快递员表示现在都不敢收,查得比以往更严还有可能被罚款。据消费者描述,罗马仕目前针对无法寄回充电宝的情况,提供了“无害化处理”解决方式。
近日,固态电池产业链上多家企业陆续发布新款材料与电池产品,固态电池量产“装车”能否加速实现?第一财经记者在2025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上采访发现,金羽新能、欣旺达、贝特瑞等多家企业,陆续推出固态电池相关产品,但目前尚未规模化量产,材料环节也处于小批量认证和测试阶段,同时,电芯和材料成本仍高于常规产品。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受制于成本问题,相比于“装车”,固态电池在3C数码及低空领域或将率先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