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代表委员强调发挥“链主”作用。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建议,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强化“链主”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主引擎地位,推动产业链价值跃升。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建议,加快数据化社会供应链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实体企业对供应链和生态圈的拉动扶持作用。在新能源领域,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更多内容,请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仅10天之内,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头部车企便同步官宣,将供应商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以内。随后,长安、比亚迪、奇瑞等企业迅速跟进,形成行业联动。在“账期长、话语权弱”长期困扰中小供应商的背景下,这一主动压账期的举措被视为车企向内卷顽疾“动刀”的关键一步,《财经夜行线》邀请Global 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与我们共同探讨该政策将对车企以及相关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影响?
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在上海等部分地区已得到应用,为何这一举措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提及?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路锦非教授将进行解读。
失能老年人照护已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如何进一步推进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教授深入分析政策背后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