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开始就备受关注的“上海第三机场”,将于今年11月动工。近日,第一财经记者来到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进行了实地探访。作为上海第三机场的选址所在地,这个距离上海接近100公里,仅7万多人口的小镇,已经开始出现“机场”元素,随着今年11月的动工建设,未来这座新机场将如何与上海实现联动,又将带来哪些溢出效应?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最近,“3C贴纸”的售卖开始活跃,因存在违法风险,大部分电商平台已屏蔽相关关键词。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发现市场内可以无门槛买到“3C”标识的贴纸,甚至还能现场定制款式大小。同时在线上电商平台,仍有部分商家通过“定制贴纸”的方式规避审查。机场方面表示,贴上“3C”标识的充电宝不被认可,不能带上飞机。
中国电影产业正经历一场结构性阵痛。2024年,全国票房同比下滑22.7%,观影人次减少23.1%。当观众坦言“影院不再是唯一选择”,产业困局正倒逼一场从内容到终端的全链路革新。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第一财经记者展开实地探访,围绕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展开深度对话。影院如何蜕变为沉浸式文化空间?分众策略如何激发影视活力?这些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土壤中生长的创新基因,又如何赋能中国电影走向更具想象的未来?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不断迭代,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活动中看到,驭势科技的无人大巴车配备8个激光雷达与16个摄像头,构建360度感知矩阵,结合自主研发算法,实现了35公里时速下的无人驾驶安全运行,可完成巡线避障、车路协同等复杂功能,目前已在机场、矿区等场景实现全天候无人化运营。同时,中国无人驾驶车正在加速出海。
5月20日,随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10个基点,上海的首套房利率同步降至3.05%。政策效应迅速传导到楼市,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上海核心区域新房项目认筹火爆。销售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是期限30年、1000万元的等额本息贷款,总共可以节省利息近20万元,每个月少还500多元。购房者坦言,政策红利叠加居住升级加速了买房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