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其中,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2%。民间投资前十个月同比下降0.5%,降幅比前三季度和1—8月分别收窄0.1个和0.2个百分点。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经济恢复在路上,全年经济增长大概率在5.5%左右。由于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民间投资未来需要政策加大力度支持。同时,如何进一步改善房企融资的环境,拿地环境以及生产开工等各方面的政策环境也很重要。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有五个方面的积极现象,下一个阶段政策还应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
当前需求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食品价格的下行也拖累CPI的表现,不过随着6月底开始,资本市场开始走强一轮慢牛行情,消费、物价水平或将有向好趋势。
场内成交量在近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大关,投资者交易意愿增强,长牛、慢牛正在形成。
2025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达5.1%,超预期完成全年目标。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向第一财经表示,上海经济增长动能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第三产业增成为主支撑,新质生产力贡献度加速提升尤为关键。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表现亮眼,其中三大先导产业成为核心引擎,尤其是细分领域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增速12.3%,集成电路产业增11.7%,均实现两位数跃升。上海先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表现,展现出上海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模式进入全面提质阶段,为经济持续回升注入确定性动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连平认为,下半年外部环境变化很难准确把握,内部的事情要做好,关键是如何更有效地刺激和推动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