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3日上午10点,特斯拉通过X平台上的官方账号,分享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2代”(Optimus Gen2)的新演示视频。与初代机器人相比,“擎天柱2代”在重量、造型、灵活性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
特斯拉称,机器人的行走速度提高了30%,并在提高平衡性的同时重量减轻了10公斤。在视频演示中,可以看到“擎天柱2代”一边完成深蹲动作一边保持平衡。
特斯拉还对“擎天柱2代”的手部进行了全面升级,使其手臂和双手可以像人类一样移动,且动作精准,能灵活拿起并处理鸡蛋等易碎品,特斯拉称其所有手指都有触觉感应。视频的最后,还展示了“擎天柱2代”的“舞蹈才能”,两台机器人在闪烁的灯光下随着电子音乐轻盈起舞。
特斯拉在其网站上表示,这款人形机器人的目标是替代人类执行不安全或枯燥的任务。有分析人士认为,以目前的速度迭代下去,Optimus机器人可能很快就能在许多领域取代人工。马斯克此前曾表示,“擎天柱”机器人的价值被市场“极度低估”,他预计需求量可能高达100亿至200亿台。
特斯拉2代机器人亮相 轻松“拿捏”鸡蛋 还能随着音乐跳舞。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同济学生、B站UP主张子豪带来了他二次开发的宇树机器狗,并表示宇树机器人的灵魂在于二次开发。
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处处长潘焱表示,上海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成立了首个国家人形机器人制造创新中心。目前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体系初步建成OpenLoong项目;国地中心、智元机器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库帕思科技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百万真机数据集。同时,龙跃大模型、“格物致知”开发平台、白虎数据集等都取得了系统性的突破。
自机器人春晚亮相,到科技股带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再到之后的机器人马拉松,这一新兴领域在 2025 年持续占据资本的焦点。然而,当市场的乐观预期推高相关企业估值时,行业也开始了对应用场景落地的担忧。那么企业竞争力该以技术突破还是场景适配度衡量?资本狂欢退潮后,行业又将如何回归理性增长?《财经夜行线》邀请高盛中国工业科技分析师杜茜,解读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与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