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500kW、首个百标方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工程在深圳妈湾电厂开展示范应用,正式运行后制氢量可达到每小时100标方,该设备一天的产氢量可供氢燃料电池车行驶约1万公里。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之所以一出手就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根本原因是只有达到这个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产业应用。那么,这个设施究竟什么样?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一下。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从早期的光伏、风电,到刚刚蓄力启航的氢能,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已走过十几年的历程。目前,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出海探索,中国产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虽然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但是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曾停止。
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将从12月3日起通过欧洲氢能银行进行第二轮12亿欧元的拍卖,而新的指导方针规定,中标项目必须限制从中国采购电解槽,数量不得超过总产能的25%。作为绿氢产业链中制氢环节的核心设备,全球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市场需求近年激增。中国凭借成熟的碱性电解槽制造技术及规模化的制造能力,已成为全球电解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电解槽行业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有技术优势的中国电解槽企业出海面临哪些挑战?企业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