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汽车品牌宣布退出“价格战”后纷纷涨价,因此,引发了不少拒交车、加价提车等风波。今天,第一财经记者在深圳探访了多家奔驰、宝马4S门店。经销商提到确实存在“压车融资”、“按价交车”的现象。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库存积压与利润侵蚀已形成恶性循环。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多家汽车经销商发现,高息贷款退场让单车差价数万,经销商为保住返利被迫接受“连坐条款”,“亏钱卖车”似乎已成为常态…… 面对困局,长三角四大行业协会首次集体发声呼吁主机厂“松绑”。本应是汽车产业“毛细血管”的经销商,究竟陷入了一场怎样的经营危机?这场关乎行业生态的自救战,究竟谁在为无序竞争买单?
临近“618”电商平台购物节,美团、京东、饿了么等平台将“百亿补贴”延伸至线下,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价格出现下滑。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某商超酒水售卖专区及白酒经销商门店发现,以茅台1935为例,线下门店售卖价格为849元/瓶,而美团平台的售价则仅为699元/瓶,单瓶价差接近150元。五粮液八代普五线下售价为1049元,而京东平台售价为964元/瓶,单瓶差价为85元。还有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不同线上平台的白酒产品报价情况较乱,还存在限购或库存数量不多等问题。
2024 年国内汽车市场降价车型达 227 款,价格战持续升温。第一财经记者对话汽车产业链企业与行业专家发现,价格战下的汽车行业利润率下降了6%-10%,全产业链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在此背景下,行业如何从 “价格战” 的红海突围,转向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为核心的 “价值竞争”,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