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数字化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上线 临港速度将结算时间从半周缩短至半天|一探

第一财经2024-08-20 17:30:27

作者:邹婷 ▪ 吴强 ▪ 张毅    责编:邹婷

从2023年6月再保险“国际板”正式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始,已有多家机构入驻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再保险“国际板”已初步形成机构集聚形态。随着首批4项业务规则的正式发布,多功能的数字化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也于近日正式上线。再保险“国际板”的各项工作进展如何?临港新片区如何继续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世界接轨?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从2023年6月再保险“国际板”正式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始,已有多家机构入驻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再保险“国际板”已初步形成机构集聚形态。随着首批4项业务规则的正式发布,多功能的数字化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也于近日正式上线。再保险“国际板”的各项工作进展如何?临港新片区如何继续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世界接轨?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2'12''

金融、科创、绿色等多领域“志同道合” 浦东与阿联酋深化金融投资合作

10月20日,浦东-阿联酋金融与投资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来自阿联酋的政府与企业代表团与浦东的金融机构、投资平台进行了深度交流。第一财经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上海浦东与阿联酋,这两个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产业发展愿景上高度相似,正在寻找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从金融服务到科技创新,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们,期待双方的产业对接能够更进一步。

54 10-20 20:03
00'40''

徐陈:航空货运生命线的安全与运营效率是行业核心竞争力

31 10-20 19:59
04'00''

硬科技企业难被传统金融机构“信任” 浦东金融如何破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开篇,我们将聚焦“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当一家芯片企业面临十亿级的“风险备货”压力,而另一家细分赛道的初创企业,被某银行经理质疑技术专利的变现能力时,传统的金融逻辑显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面对这一困局,浦东的金融体系是如何破题的?本期报道,我们将深入对话科技企业、银行与投资机构,解码一套“投贷联动”的新范式,如何让金融机构从看“财报”转向看“赛道”,并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生态。

8 123 10-17 10:25
00'52''

浦东单个创新药研发费用仅为2-3亿美元 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71 10-14 20:44
02'26''

从临床到市场:上海生物医药创新链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上海浦东在生物医药领域持续涌现了一批“全球首创”、“中国首发”的创新成果。但一款新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这条路并非坦途,而是依赖强大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支撑。作为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14日,2025张江药谷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在浦东举行,如何打通从源头创新到市场准入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的核心议题。上海浦东凭借着平台建设和政策支持,加速将临床需求转化为创新成果。

81 10-14 21: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