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东:内需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科技股正迎来价值重估|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2025-03-02 11:33:15

作者:梁相宜 ▪ 袁玉立    责编:袁玉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展望2025年,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我国为应对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调整、地方债务风险、外部环境变动等挑战,已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也提升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关注。
举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如何对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也受到市场密切关注。展望2025年,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我国为应对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调整、地方债务风险、外部环境变动等挑战,已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也提升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关注。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两会将如何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外资对下一步的政府政策有何期待? 2025年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消费刺激政策?中国AI概念热度不断升级,哪些细分领域正在被重估? 当前环境下,现金、债券、黄金、权益等大类资产的配置权重应如何调整?哪些资产可能提供“避险+收益”的双重属性?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

陈东的主要观点:

内需不足问题仍然突出 稳增长是今年重中之重

内需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房地产市场已现初步正面信号

增加收入提升社保水平 长期有助于稳定消费预期

近期资本市场政策进一步稳定预期

科技板块初现外资重点布局迹象

中国科技股长期被低估 正迎来价值重估过程

高质量公司重回国际投资者视野

英伟达业绩靓丽受益于DeepSeek引领的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本土半导体企业未来将获得更多机会

现金配置减少 高质量企业债券吸引力上升

股票方面更青睐有稳定强劲现金流公司

 

内需不足问题仍然突出 稳增长是今年重中之重

第一财经:陈总好,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您认为两会将如何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

陈东:关于稳增长和防风险,我想从去年9月24号,我们大家通常认为的政策大转向的时点开始,实际上就已经非常清楚了。就是说现在的工作重点,显然稳增长是放在明显更重要的位置。现在其实最大的风险是增长不足的问题,是内需不足的问题,还有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跟政治环境的一个问题。

所以在这么一个背景下,稳增长显然是一个重中之重。我接下来想,在两会的时候,我们认为很多的政策的重心都可能在偏往怎么去把增长能够稳住、能够提升的方面。

内需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房地产市场已现初步正面信号

第一财经: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外资对下一步的政府政策有何期待?

陈东:在这个环境下面,我觉得政策它一定是抓主要矛盾。相对外需跟内需来看的话,我们认为内需是更大的一个主要的矛盾,更多的政策着力点也是在这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消费,还有投资,特别是在房地产这边,怎么把现在已经显现出有一些初步的正面的信号,能够把这些好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能够进一步巩固。

增加收入提升社保水平 长期有助于稳定消费预期

第一财经:当前消费复苏仍不均衡,2025年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消费刺激政策?

陈东:除了对商品,主要是当下比较大件的商品的补贴,应该更多着眼于怎么样提升大家的收入。因为你有了收入,才可以持续增加消费。比如说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它应该能够更好起到稳定大家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作用,更好能够长期的提升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近期资本市场政策进一步稳定预期

科技板块初现外资重点布局迹象

第一财经:从外资角度来讲,您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以扭转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观望态度,哪些领域可能率先吸引到长期资金的进入?

陈东:资本市场提供的最好的支持就是提供一套稳定的预期,因为资本它不怕坏消息,它怕的是不确定性,不知道这个事情会怎么发展。那么我相信在最近的这些关于资本市场的政策的指导意见里边也提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步。

您刚才提到哪些方面有可能最先吸引外资重新流入,我们看到最近比如说中国的科技板块,实际上在 DeepSeek之后引发了一波科技股的热潮。那么在这个领域开始我们也看到了,有初步的外资开始重新进入布局中国科技股的迹象。

中国科技股长期被低估 正迎来价值重估过程

高质量公司重回国际投资者视野

第一财经:所以在您看来,中国近期的人工智能爆发,已经提供了在这个板块的价值重估的机会?

陈东:没错是的。那么如果你看中国科技股的话,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说从2021年开始,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价值被低估的状态,其中包含地缘政治的因素,也导致投资者对整个板块开始丧失信心。

所以带来的一个结果,虽然我们有一系列的、一大批的非常高质量的企业,但是它们的估值非常的低。而在过去的两年里面,大部分的投资者的目光都是聚焦在美国的科技领域,DeepSeek横空出世的情况下,突然让大家意识到原来中国有这么多高质量的科技企业,它们也在做出非常高质量的工作。其中一些企业目前还保持非常强劲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所以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个价值重估的过程。原本被大家遗忘的,或者由于各种原因,被投资者回避的这一系列的高质量公司,重回国际投资者的视野,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

英伟达业绩靓丽受益于DeepSeek引领的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本土半导体企业未来将获得更多机会

第一财经:我们看到英伟达刚刚公布了2025年财年第四季的财报,实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78%的亮眼成绩。我们回顾一下以往,在DeepSeek刚开始横空出世的时候,英伟达的股价曾经一度暴跌,您怎么来看以这两个企业为代表的中美的 AI、人工智能等科技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它们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趋势?

陈东:英伟达目前依然能够实现这么靓丽的业绩,实际上背后还是体现了全球最大的这些科技公司,依然还在加足马力继续进行 AI相关的一个投资。那DeepSeek的出现,实际上是进一步加速了AI的发展。我认为它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的广泛的。

第一刚才讲到,它的成本大大下降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能够去接DeepSeek这种大模型的企业,数量就更多了,因为成本更低了。这些企业就更容易去开发基于DeepSeek的这些大模型的下一步最终的应用。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出现,它不可能只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的阶段,它最终能够扩展到整个社会,一定是基于最终的终端应用。我们现在还在终端应用的最初始的阶段,刚刚开始。可以说DeepSeek把大门打得更开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它也让大家意识到,其实中国本土的像很多我们的半导体企业,实际上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那么刚才说DeepSeek它的训练,并没有基于英伟达最高端的芯片,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的非常强力的限制,在这么一个环境下,我们国内的半导体企业实际上现在面临更多的机会。

我们的国内的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实际上从比较落后的情况,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认为在借力 DeepSeek这一类的新型的、创新型的大模型的发展,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的空间。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总结来说的话,我们认为 AI的整个科技浪潮远远没有结束,那么现在还是在比较早期的阶段,特别是在借力新的创新,像DeepSeek这样新的创新,我们还可以走向更多的发展空间。

现金配置减少 高质量企业债券吸引力上升

股票方面更青睐有稳定强劲现金流公司

第一财经:当前环境下,现金、债券、黄金、权益等大类资产的配置权重应如何调整?哪些资产可能提供“避险+收益”的双重属性? 

陈东:在现在的环境下面,从去年开始现金的吸引力下降。道理很简单,因为各大央行都开始降低它们的利率,所以对现金的配置会减少,那么这些资金去到哪里呢?在现在这个环境里边,固定收益出现一些好的机遇。

因为刚才我们提到全球的宏观的情况,目前看不到明显经济危机的状况,固定收益,特别是那些高质量的企业债券,它们能够提供非常不错的一个回报,它们的违约风险相对来说非常低,现在总体的提供的收益率,还相对来说具有吸引力,至少比现金的回报要高很多。

更重要的就是特朗普政府带来的一系列政策上面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对股票需要有更多的选择性。比如说在这种环境下面,我们更倾向于一类公司,它们有稳定的、强劲的现金流,这种公司它可能更能够在不管是特朗普未来他要做减税也好,还是要做比如说减少对企业的规管也好,这一类的企业它可能更加受益。总之来说这种主动的管理,在现在当下的这种比较复杂的环境下面,可能更容易胜出。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