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煜昊 ▪ 黄晶晶 ▪ 袁玉立 责编:袁玉立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提交了关于规范卡牌盲盒市场的建议,引发社会关注。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发现 10 岁女儿的零花钱大量用于购买卡牌盲盒,经调研 20 余家庭后发现,未成年人沉迷集卡现象已演变为普遍性社会问题。钟铮指出,卡牌盲盒产业链存在 "设计机制不透明 + 稀缺性营销" 的双重问题,企业通过控制稀有款比例制造成瘾性消费,利用未成年人攀比心理形成畸形消费观。
随着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炸裂登场,“谷子经济”的黄金密码也成为市场焦点。数据显示,中国“谷子经济”规模已达1689亿元,70%的消费者为95后。他们买的不是商品,而是身份认同、圈层归属和情感代偿。从独居青年的深夜收藏,到漫展上的社交狂欢,“谷子”早已成为年轻人对抗孤独的“精神 止痛剂”。但盛宴背后也暗藏危机。这场由Z世代主导的消费革命,究竟是经济新引擎,还是 资本泡沫?今晚《财经夜行线》邀请到银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负责人何伟解码“谷子经济”。
当AI开始抽盲盒,是科技赋能还是营销噱头?会给线下带来什么影响?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了某盲盒门店。现场消费者对记者演示,通过输入指令让AI帮助选择盲盒,但拆盒发现并没有猜中,AI在盲盒选择中更多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消费者虽认同是心理安慰,但也表示“觉得概率更大”的心理让自己买得更多。记者从盲盒店店长处了解到,AI玩法虽在近一个月开始出现,但目前使用该手段的客户较少,门店客流量也未现大幅波动。
今年两会民营经济是焦点话题之一。对此,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表示,在愈发活跃的民营经济背后,是一位位鲜明的中国企业家的耕耘,以及不断发展传承的企业家精神:吃苦耐劳、创新卓越、全球视野。在新时代变化下,期待传统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结合新时代人才红利、创新红利,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引领中国民营经济迈向新的春天。
本期《总编看两会》节目钛媒体集团创始人、CEO赵何娟 ,深入讨论今年两会人工智能相关话题。 赵何娟认为,今年两会“人工智能+”行动新增有关新兴领域结合与伦理安全的关注;而在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加速,赵何娟认为,需要客观看待中国在全球大模型领域中的地位,需要自信亦不能自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得中国能在全球人工智能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