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从历史维度看,虽然近代以来的核心技术突破多源自西方,但这并非绝对。中国已经开始进入科技引领经济的新阶段,0-1的自主创新非常重要。
4月25日,在2025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大市场孕育大创新。
GDP同比增长5.1%,上海今年一季度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的“开门红”答卷。新动能加速聚合、老优势持续焕发活力:从第三产业强势发力,到三大先导产业厚积成势;从金融信息全面提速,到民营企业表现抢眼……在这组数据背后,究竟有哪些发展脉络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未来上海又将在哪些方向精准发力?《财经夜行线》邀请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与我们共同解读。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委外宣办与上海日报联合出品的《上海·焕新》系列视频,已全网推出。
中国的产业创新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企加大布局。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默克集团全球执⾏副总裁、默克中国总裁何慕麒,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创新生态体系非常独特,正在为企业的本土化布局以及开发全球产品,带来更多机遇。
在3月1日举行的陆家嘴金融沙龙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在演讲中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要把眼光看得更大,要考虑在产品创新当中,除了服务于国内,也要为企业“走出去”和中国产业链国际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