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地探访:看义乌外贸商户如何自救

第一财经2025-04-21 12:40:23

作者:乐琰 ▪ 任玉明 ▪ 揭书宜    责编:周海涛

中国外贸企业在重压下展现了非凡的韧性与灵活性。

义乌,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美国蛮横施行“对等关税”政策,中国外贸企业在重压下展现了非凡的韧性与灵活性。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4'43''

记者观察:美关税挡不住外商下单潮 义乌商户凭速度与创新破局︱一探

从4月单方面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到承认对华高关税“过高且不可持续”,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正在加剧全球市场不确定性。而在这片波动中,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的7万余家外贸商户,订单洽谈依旧繁忙。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他们如何通过在动态调整中持续释放活力?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57 08-07 21:59
01'08''

20人抢1个名额 AI加持下的义乌新市场为何抢手? 商户:未来订单效率可能提升一倍以上|一探

作为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标杆,将在今年10月开业的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正处于面向全国招商的阶段,商铺“一席难求”。第一财经记者近期从义乌全球数贸中心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招商的两大细分行业,共计900多个商铺,吸引的报名人数超过1.9万户,相当于20多人竞争1个商铺。有报名商户表示,相比于传统的接单模式,第六代市场的数字贸易服务,可以将原来的两三个月的订单履约周期,压缩至一个月内。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85 07-17 14:17
05'57''

“世界超市”的外贸突围:义乌为何必须建设第六代市场?

85 07-16 15:00
05'11''

生产备货时间只剩一个月!义乌工厂破局“关税”:既做“减法”也做“加法”|一探

90天窗口期已过去三分之一,但考虑到去往美国市场的物流时间,留给中国工厂的生产时间其实仅剩一个月。在浙江义乌,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外贸工厂,这些工厂除了开足产能交付美国市场订单,同样也在通过分散业务布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多种举措,突破关税壁垒,在贸易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81 06-12 14:36
01'17''

电商发货量增长50% 短视频带货每天达10万美金 义乌商家:不担心货在美国卖不掉︱一探

在关税政策的冲击下,浙江义乌小商品出口展现出强劲韧性。据当地跨境电商企业透露,近期海外店铺发货量增长近50%,已恢复至关税政策出台前的正常水平。面对备货压力以及资金风险,一些中小商家也在加快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通过海外短视频平台,以“纯收佣带货”模式拓展市场,单日带货销售额可达10万美金。

131 06-10 18:0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