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销量下滑 退车风波 小米模式正在被流量反噬?丨财经夜行线

第一财经2025-05-14 23:10:21

作者:财经夜行线    责编:刘若鹏

近期,小米汽车舆论事件持续发酵。从安徽高速的严重事故到碳纤维前舱盖虚假宣传争议,再到退车风波和创始人雷军的表态不足,小米汽车频频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信任的质疑,更折射出跨界造车企业在迅速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雷军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其个人IP与品牌的深度绑定,既为小米带来了高光瞬间,也有“至暗时刻”。小米汽车究竟何以至此?跨界造车企业在抢滩量产高地的征途中,该如何平衡产能、质量与价格,重塑公众信任?《财经夜行线》邀请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Global 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以及资深媒体人、独立车评人邬思蓓深入探讨。

近期,小米汽车舆论事件持续发酵。从安徽高速的严重事故到碳纤维前舱盖虚假宣传争议,再到退车风波和创始人雷军的表态不足,小米汽车频频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信任的质疑,更折射出跨界造车企业在迅速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雷军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其个人IP与品牌的深度绑定,既为小米带来了高光瞬间,也有“至暗时刻”。小米汽车究竟何以至此?跨界造车企业在抢滩量产高地的征途中,该如何平衡产能、质量与价格,重塑公众信任?《财经夜行线》邀请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Global 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以及资深媒体人、独立车评人邬思蓓深入探讨。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1'32''

未交付小米YU7订单涌向二手平台 黄牛放言加价2万元“全搞定” 专家:新车产能爬坡 真实需求待观察|一探

近期小米YU7车型正式发售引爆市场,1小时订单突破28.9万辆。然而销售火爆的同时,二手平台同步涌现订单转卖潮,“小米订单转让”话题快速登上热榜。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小米公司已升级规则封堵漏洞,但灰色交易仍在蔓延——有黄牛扬言能以2万元搞定信息变更,宣称可“公户改私户”。专家警示,新车爬坡期的产能瓶颈加剧供需矛盾;同时,黄牛炒作可能放大订单泡沫,新车真实需求尚待观察。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51 06-30 21:01
39'57''

财经夜行线0627丨商务部回应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 美国关税谈判进程集体陷入僵局

原创
792 06-27 21:44
07'00''

摩根大通全球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中国车市终局未定 外资仍有机会

374 06-12 23:00
10'07''

四大车企同日官宣“60天账期” 专家:说到还要做到!丨夜话

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仅10天之内,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头部车企便同步官宣,将供应商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以内。随后,长安、比亚迪、奇瑞等企业迅速跟进,形成行业联动。在“账期长、话语权弱”长期困扰中小供应商的背景下,这一主动压账期的举措被视为车企向内卷顽疾“动刀”的关键一步,《财经夜行线》邀请Global 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与我们共同探讨该政策将对车企以及相关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影响?

8 189 06-11 23:43
00'09''

刚刚!雷军透露小米汽车业务今年下半年将盈利!小米股价高开高走 涨超3%

32 06-07 14:1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