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交易进行时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0618财经对话(盛海骏)

第一财经2025-06-18 15:24:50

作者:叶柳    责编:顾洁

0618财经对话(盛海骏)

0618财经对话(盛海骏)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08'16''

互联网、汽车、饮料业领跑新财富榜 专家:A股投资可按图索骥(左剑明)

左建明总经理在对话中分析了新财富500创富榜的行业分布特点,指出互联网大厂、汽车产业链(含新能源与传统车企)及快消饮料类企业是当前创富效应最集中的三大领域。他以字节跳动(抖音)、福耀玻璃及农夫山泉等为例,说明实体产业与消费需求紧密结合的企业更具持续创富能力,而二级市场的科技题材(如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更多属于短期概念炒作,难现榜单。 对于石油等大宗商品波动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左建明指出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抗跌性较强,但中小型石油概念股易受情绪驱动暴涨暴跌,建议短线交易需及时止盈止损。他提醒投资者警惕机构抱团推荐标的的短期集中买卖风险,强调事件驱动型机会应快进快出,长期布局仍需聚焦主业扎实的龙头企业。 整体来看,左建明建议投资者从创富榜单中把握实体产业趋势,避免过度追逐市场热点概念,在能源等周期板块中区分核心资产与投机标的,注重中长期产业逻辑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17 06-24 16:55
16'45''

市场分析|桂浩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六月行情或难突破 陆家嘴论坛央行政策未达预期 左剑明:市场调整压力显现

市场近期表现疲软,上证指数多次冲击3400点未果后出现回调。财经评论员桂晓明指出,市场对利好消息反应平淡,但对中东局势等外部利空敏感,显示投资者心态较弱。成交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缺乏上行动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年报和一季报数据不佳,使得市场对二季度改善持谨慎态度,预计三季度或四季度才可能有明显好转。结构性行情如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概念虽短期活跃,但缺乏持续性,难以带动大盘上行。 小于资产总经理左建明认为,央行在陆家嘴论坛的表态未涉及股市增量资金,市场因此承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可能吸引部分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但预计不会大规模推进。中东局势升级推动石油、黄金等资源类资产上涨,军工和战略资源板块也可能受益。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或刺激中下游行业短期的交易机会。 外汇方面,美元指数因美联储推迟降息预期而走强,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分析师付余预计美元短期内或测试100.5压力位,支撑位在98.5-98区间。整体来看,市场短期仍面临调整压力,需关注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

25 06-19 15:40
09'31''

稳定币概念股受热捧 专家提醒需理性看待市场炒作与支付场景差异(左剑明)

中信建投策略会上,稳定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专家指出,尽管数字人民币在国内推广多年,但由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普及,其使用场景仍较窄。同时,国内A股市场的稳定币概念股与实际应用关联度不高,存在一定认知偏差。国际油价上涨带动石油板块回暖,对两桶油及下游化工企业产生积极影响,但需关注PPI数据下滑对经济的潜在压力。此外,脑机接口板块近期表现活跃,国内公司在技术上虽有突破,但与海外巨头相比仍有差距,目前仍处实验室阶段,尚未大规模商用。整体来看,稳定币和国际油价波动对市场影响显著,而脑机接口作为新兴领域具有长期潜力。

22 06-17 15:47
10'45''

5月经济数据出炉:工业增加值增5.8%,消费增速创半年新高达6.4%(朱琦)

总结:银河证券朱琦对5月经济数据进行解读,指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国民经济运行平稳。消费数据表现亮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创半年新高,主要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去年低基数效应,但需警惕可选消费品需求前置可能带来的后续波动。资金近期围绕新消费概念挖掘,如功能性饮料、珠宝首饰、IP玩偶等,但需关注三季度板块轮动可能性。房地产方面,5月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但仍处低位,投资者关注限购放松及租金回报率对房价的支撑作用。光线传媒受IP经济火热影响上涨,但市场龙头效应难复制,二次炒作涨幅通常不及首次。整体来看,经济数据低位徘徊,部分领域有亮点,投资者需把握政策与市场节奏。

18 06-16 15:38
14'55''

专家警示泡泡玛特风险:商业模式存疑 或重蹈"郁金香泡沫"覆辙(桂浩明 盛海骏)

今年上海辖区的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跨行业、多元化趋势,既有大企业收购小企业,也有小企业反向并购的案例。监管部门新政鼓励下,民营企业与股权基金活跃参与,推动资产重组向纵深发展。上海本地老牌上市企业与新兴科技公司借助重组实现转型,但投资者需警惕重组失败风险,如近期央企并购终止案例所示。 科技板块年初受AI、机器人等概念推动,但后续因技术落地不及预期而热度回落。当前市场更青睐兼具科技属性与明确盈利前景的领域,如创新药(BD模式)和航空航天等,但整体未形成持续性主线。消费赛道(如新消费、文创产品)分流了市场注意力,预计下半年科技股将呈现结构性机会而非普涨行情。 针对泡泡马特等港股消费概念股,分析指出其商业模式依赖二级市场黄牛炒作,存在估值泡沫风险,与历史上邮币卡、纪念币等投机性市场相似,需警惕流动性退潮后的快速下跌。同时提醒A股并购重组虽政策放宽,但监管审核趋严,"忽悠式重组"标的易出现股价剧烈波动,小市值题材股风险积聚。市场整体延续分化格局,投资者需关注实质性进展与估值匹配度。

134 06-12 15:5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