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中国财经60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MLF从政策工具变为市场定价

第一财经2025-06-25 18:34:26

责编:张铭

在季末流动性面临多重扰动之际,央行再度出手释放中长期资金,于今天开展3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具体解读来听报道。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由于本月有1820亿元MLF到期,此次操作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这也是央行自3月以来连续第四个月超额续作MLF。

除MLF操作外,6月6日和16日,央行已先后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包括1万亿元3个月期和4000亿元6个月期品种,全额对冲本月到期的1.2万亿元逆回购。更早的6月24日,央行还通过4065亿元7天期逆回购净投放2092亿元短期资金。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丽云分析称,央行近期操作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6月资金面面临多重扰动因素,央行通过多种手段呵护流动性的意愿较强。一是6月为传统信贷投放大月,银行缴准规模将呈季节性增加态势,对流动性会产生一定影响;二是今年6月存单到期量大幅提升至4.2万亿元,创出历史单月新高;三是尽管今年政府债前置发行,但6-12月政府债的月均净融资压力仍在1万亿元左右;四是6月有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需要对冲流动性缺口,避免资金面波动。为此,央行在6月两度打破惯例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在买断式逆回购之外,央行通过MLF延续超额续作来投放中长期资金,助力平稳跨季和信贷投放。上周迎来税期,资金面超预期宽松,在央行多手段呵护和提前公告操作下,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大幅缓解,大行日间融出量比5月显著增加,资金、存单和短期国债利率也明显下行。在此背景下,MLF适量续作即可满足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起央行对MLF操作机制进行重大调整,从单一价位中标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模式,不再设置统一的中标利率。这一变化标志着MLF利率彻底退出政策工具属性,转向更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业内人士指出,改革后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差异化报价,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尽管当前资金价格处于低位——DR007加权平均利率持续运行在1.8%的政策利率下方,但市场对下半年流动性缺口仍存担忧。张丽云预计,央行或延续"长短结合"的调控思路:而除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外,不排除通过国债现券买卖或降准来置换到期MLF,特别是若经济数据出现波动,适时降准25个基点的概率正在提升。

【7月缴税大月与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对资金面的压力将显著增加,仅靠市场自发调节或难以有效应对,央行的政策支持力度仍为关键变量。同时,从政府债发行节奏看,8-9月将再度迎来年内供给高峰,月均净融资规模或达1.5-1.6万亿元,届时银行承接压力加大,负债端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升温。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OMO、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来释放稳定信号,亦不排除通过开展国债买入以及降准来投放流动性的可能性。】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