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经济学家首次提出“她经济”概念,并被纳入教育部公布的汉语新词。18年过去,这一群体的消费规模预计超出10万亿元,而关于“她经济”的讨论,从围绕女性消费力的崛起,逐渐深入到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层面:她们不只是标签化的“流量池”,而是具有具体人格、需求和情绪的个体。
毋庸置疑,围绕女性消费品的创业,始终是热门赛道,而在新品牌兴起的过程中,一个新的命题随之浮现——到底什么才算是“她的好东西”?
这一命题并非简单的营销话术,而是品牌从0到1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女性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功能满足,还有情绪共鸣和身份认同。
在7月19日即将播出的《院长进修室》第14期,我们邀请了两个精准理解女性需求的品牌:UNICA(女装品牌)、菇娘家(女性大码贴身衣物品牌),围绕如何长期赢下女性市场,共同探讨“她的好东西”到底应该是什么。
UNICA,诞生于2015年,凭借简约设计与独特审美,一路成长为淘宝女装“四大金刚”之一,今年的GMV预计突破15亿;菇娘家,2023年成立,以精准解决大码女性贴身衣物需求迅速崛起,创立首年便在天猫实现近2亿元的GMV,今年目标更是直指20亿GMV。
这两个品牌如何洞察女性需求?淘宝天猫等平台在品牌快速成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院长进修室》与UNICA创始人杨婷(Stella)、菇娘家主理人文捷进行了深入对话。
01
对话 UNICA
院长进修室:UNICA创办的核心灵感来自何处?为什么你觉得能精准把握女性需求?
UNICA:最初我只是个广告人,同时也是一名时尚博主。我日常会在微博上分享一些极简风格的穿搭,留言区经常有人问“这件衣服哪里买的”,我意识到这些追问其实是一种市场投票,它来自于消费者自发的审美认同,而非数据报表。
所以我才决定创立UNICA,把“不费力时髦”作为核心理念。我们从微博到小红书,不断与消费者共创,最终形成了UNICA品牌独特的设计语言和风格。
另外,在今年成立UNICA ATELIER,和巴黎团队共创产品,我们想把UNICA ATELIER打造成精英女性的长期衣橱,在南京德基开出了首个线下店。
院长进修室:一路成长为淘宝女装行业“四大金刚”,UNICA主要的成功路径是什么?
UNICA:首先,产品即内容。在大家都还只做单品展示的时候,我们已经通过“一衣多穿”的搭配呈现方式,开启了最早的内容电商探索。
其次,不盲目追流量,重心放在做品牌。我们没有只停留在短期的流量红利,而是早早在天猫建立会员体系,沉淀用户,形成极高的复购率。
第三,“与消费者共创”。从微博时代到现在的小红书,我们始终很重视用户的需求,很多UNICA girls会在小红书发UNICA穿搭,这也带来了很多二次传播和种草。
最后,自建供应链掌控定价权与品控。这让我们拥有坚实的竞争力,消费者愿意持续复购。
从0到10亿,我最深的体会是:流量会退潮,但审美力和产品力才是品牌永远的护城河。
院长进修室:今年618期间你们尝试了一些新玩法,表现如何?
UNICA:今年618我们做了一场很特别的实验,把时装周搬进了淘宝直播间。这场4K高清的UNICA超级发布秀创造了几个第一:淘宝史上最大规模的时装直播秀、首次启用电影级拍摄设备、以及160万场观的历史记录。
但比数据更让我兴奋的是背后的消费信号:经典设计的意义,小马系列是UNICA的标志性产品,我们大胆地把十年经典款和小马系列新款混搭走秀,销售表现很好。这说明消费者开始拒绝快餐时尚,转而投资能穿多年的设计。这也坚定了我们的方向:不做快消式的爆款,要做经典设计。
院长进修室:服饰是一个更迭速度非常快的行业,如何平衡“新品发布的节奏感”与“运营持续性”?
UNICA:建立科学的新品发布机制,在产品结构上,我们大概有30%的核心经典款+50%的季节主题款+20%的实验性旗舰款,让消费者感觉到我们会持续性的有新的设计,但经典永不过时,这样与供应链端的配合度也会大大提高。
通常在上新前一周我们会进行新品预热,以及上新期间有会员积分活动,通过这种产品结构和宣发预热,既能保持市场新鲜感,又能通过经典款和会员卡体系维持销售稳定。
院长进修室:年轻女性用户的购买逻辑变了吗?
UNICA:消费者从性价比优先转向情感价值与身份认同优先,她们不再单纯追求便宜,而是更看重品牌是否能够精准洞察其生活方式、价格观和情绪需求,消费动机从“功能满足”转变成“自我表达”。
同时,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崛起也改变了消费者的决策路径,从“需求-搜索-购买”到“情绪出发-即时转化”,我觉得现在年轻女性买的不光是衣服,更像是是理想人格的碎片。
院长进修室:你如何看待品牌“长期主义”?对创业者来说,哪些坚持值得花时间。
UNICA:从创业的两个维度,一是产品的长期主义,UNICA ATELIER想打造的是经典衣橱,我们希望通过经典的产品,可以让一件衣服可以长期反复穿着,我们看重品质的打磨,也看重产品的设计语言,原创的设计+对品质的坚持使得我们的开发周期变得很久。
另一方面对于品牌发展的长期主义是必须花时间做慢变量,品牌基因的沉淀、工艺知识的资产的积累、用户心智的占领共同构成品牌护城河。
02
对话 菇娘家
院长进修室:内衣品牌市场已有不少成功品牌,为什么你在2023年依然决定进入这一赛道?
菇娘家:我们发现,中国25岁以上的肥胖人群已经超过4亿,而国内专门服务这一人群的大码内衣品牌极少。大码女性在穿贴身衣物方面一直存在“没有好看、只有能穿”的尴尬局面。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巨大、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我们决心精准地去解决这一问题。
院长进修室:你们最初是如何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的?
菇娘家:举个例子,我们的用户在穿着我们的内裤产品后,有人留言说内裤腰部高度刚好能覆盖住她产后的手术刀口,这一点我们之前并未特意设计,但收到反馈后,我们立刻将中高腰的设计加入产品线,并特别针对产后人群进行设计升级。正是这种持续关注用户反馈并不断迭代的方式,让我们越来越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
院长进修室:菇娘家在成立首年便快速突破2亿GMV,天猫平台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文捷:天猫对我们而言,不只是一个电商渠道,更是品牌孵化和加速的平台。我们在入驻天猫后的第一年即实现1.7亿元GMV,是因为我们与平台实现了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偏好的高度共振。
我们坚持“好品质、好服务、好内容”的策略,比如运费险全包,这样的举措降低了消费者决策门槛,提升转化率。再加上天猫平台丰富的内容生态,如直播和短视频,我们实现了快速且精准的用户触达。
院长进修室:你如何看待从爆品到品牌的转型,菇娘家的长期战略是什么?
文捷:爆品可以短期内带来声量,但品牌需要长期的价值沉淀,我们明确了“专业解决大码贴身衣物问题”的品牌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持续沟通用户心智。
未来我们会持续扩充大码贴身衣物的品类,建立完整的消费生态圈,让消费者逐步形成依赖感和品牌认同。
院长进修室:您认为新品牌如何构建自己的壁垒?是否可以总结一个壁垒公式?
文捷:新品牌的壁垒是动态的。①底层供给/供应链能力,是品牌的硬实力,这决定你能否稳定、高效、成本高质量的将你的产品交给用户,这是品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可靠的供应链,那么品牌再好的构想都是空中楼阁,很快就会面临断货、品质参差,成本失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快速摧毁品牌。
②品牌视野眼光是把控品牌的大方向,品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品牌视野眼光决定的,与用户建立什么样的情感连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解决不仅是“你能提供什么?”更要解决用户“为什么选择你?”
当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占有一个独特、清晰、有价值的位置时,就拥有了较强的议价能力,以及用户忠诚度和自传播能力。
如果要做一个壁垒公式,可以这样来看:可持续壁垒=(底层供给/供应链能力 × 品牌视野眼光) × 消费者心智强度 × 时间积累 × 核心团队执行力。
03 结语
在女性消费市场,从洞察需求、精确定位,到形成长期品牌价值,新品牌正用细腻、理性、温暖的态度赢下市场。这也是“她的好东西”真正的含义:不仅关注用户,更理解用户、抱着长期同行的心态。
7月19日,《院长进修室》第14期即将播出,与UNICA和菇娘家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品牌的长期主义与女性市场的未来趋势。
学会养鱼,才能有钓不完的鱼。
「种草」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机器人,何时干家务?
一份实用的的AI增效指南。
当DeepSeek的浪潮席卷全球,它不仅重塑了科技的边界,更深刻改写着社会的运行逻辑——从教育到医疗,从商业到消费,每一个领域都可能经历AI的洗礼。这种变革,既带来效率的跃升,也伴随着对传统链路的颠覆与重构。而在这场变革中,数字化营销与电商领域正成为AI落地的先锋战场,本次节目将与行业专家探讨,AI如何用算法穿透数据迷雾,用全链路数字化智能营销,帮助品牌的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