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对此,世诚投资首席研究员邹文俊指出,结合相关上市公司数据,可以从多维角度观察到上海总量层面不断上升的经济景气度。与此同时,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和平台经济放量增长,上半年上海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4%,较全国高出6.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速也提高了5.9个百分点。邹文俊认为,三大先导产业提速发展,有望为上海和全国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动能和成果。
上海经济“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5.1%。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经济稳中提质、结构向新,背后正是“双轮驱动”效应在加速显现。一轮是韧性十足、敢闯敢拼的民营企业,另一轮是活力澎湃、不断突破的科创生态。在这座创新之都,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从“代工”走向“自研”,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创力量深度融合。政府也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策穿透力,推动资源、资本与人才在“创新+创业”之间高效流动。上海如何让民营经济与科创生态同频共振,真正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2025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整体保持韧性,GDP实现5.1%,相较2024年有小幅回升。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向第一财经表示,从结构上看,上海经济产需两端均有突出亮点。一是生产领域的新动能持续壮大,二三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二是扩内需政策持续推进,有效需求明显扩大。三是出口领域的新动能也展现较强韧性。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延续回升态势,信息技术服务业、先导产业等领域生产加快,需求侧在以旧换新、稳增长等政策持续发力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并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韧性曲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对此,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指出,上半年上海进出口的韧性表现离不开“双引擎”的驱动。与此同时,上海市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已达4.1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7.6%。
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指出,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6%、10.7%,1级和2级能效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4.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