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达5.1%,超预期完成全年目标。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向第一财经表示,上海经济增长动能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第三产业增成为主支撑,新质生产力贡献度加速提升尤为关键。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表现亮眼,其中三大先导产业成为核心引擎,尤其是细分领域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增速12.3%,集成电路产业增11.7%,均实现两位数跃升。上海先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表现,展现出上海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模式进入全面提质阶段,为经济持续回升注入确定性动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建议要求,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这将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资金制度保障。新质生产力代表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传统信贷体系难以支撑。要让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必须依靠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等资本市场工具来分散风险、持续供血。如何驱动“科技+资本”双轮核心机制,共同构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夜话》邀您共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