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以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了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充分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十四五”期间,我国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宏观质量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累计实施重点攻关项目4271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加快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五年来,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高到85.86、81.33、81.62。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罗文指出,经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在畅通和做强国内大循环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机制,消除了一系列制约要素资源流动的堵点卡点。
【发挥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引领作用更加有效,我们探索推动长三角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在政务服务 企业信用 监管执法,标准认证等方面实现“异地同标”,沪苏浙皖联合发布实施《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三省一市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跨省“一网通办”,建设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和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湾区标准”244项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55张,上述区域市场制度规则的逐步统一,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起到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
罗文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全国27.9万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面向中小微企业组织开展质量素质提升等活动,对200余万家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帮助3万家企业获得贷款超2000亿元,为企业质量改进升级注入了源头活水。
针对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民生大事,保障食品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十四五”期间,通过推动强化全链条监管,严防各类风险,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等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针对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衍生的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网络购物等多种新消费场景,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平台企业合规指导,加大专项抽检力度,综合治理“幽灵外卖”、虚假声称等/突出问题,抓紧制定连锁经营、直播电商、网络销售等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食品安全责任,在维护消费便利的同时,及时消除新的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