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25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表示,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金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民生保障意义重大。
10月24日,IMF发布了《2025亚太地区经济展望》。预计亚太地区2025年经济增速达到4.5%,比四月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预测2025中国经济增速为4.8%,比四月预测提高0.8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 Thomas Helbling 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指出,关税冲击小于预期,经济活动前置,国内政策缓冲都是导致地区经济显示更强韧性的原因。不过,IMF 预计 2026 年该地区增速将放缓至 4.1%,警惕关税的负面影响随时间累积。同时,中长期亚太地区需直面生产率增速减弱和老龄化以及内需疲软等多重挑战。他称赞中国去年九月开始的对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并希望正在制定的十五五规划能在结构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更多发力。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改革,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且金融创新活跃的城市,汇集各类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也为金融机构推出个性化、高端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上海的康养社区、金融机构发现,上海的金融机构强调全链条整合、科技深度赋能以及社会责任落地,已经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填补了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