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经早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破题银发经济:上海政企协探路“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居家安全新模式

第一财经2025-11-21 08:33:38

责编:韩欣

在上海这座步入深度老龄化的超大城市,如何守护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正成为迫切的民生课题。在上海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一场关乎社区安全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推进。面对辖区内52.19%的老龄化率,街道联合保险公司与科技企业,推出了一款集“智能烟雾报警+家庭财产保险+风险减量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套餐,以“科技预警+保险兜底”的方式,为独居老人构筑起一道居家安全防线。

“那天炖中药,水烧干了,家里全是烟。报警器早早响起,把我们叫醒了。”甘泉公寓的张老伯回忆起不久前的一场险情,仍心有余悸。他口中的报警器,正是街道推广的“安全套餐”核心组件之一。这款年费189元的产品,不仅包含一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烟雾报警器,还附加一份家庭财产保险,形成“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补偿”的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

“100多块钱一年,万一真着火了,损失远不止这些。”张老伯说,“这是实实在在的防患于未然。”对于社区内的特殊困难家庭,街道还提供全额保费补贴,确保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也能享受到这一保障。

数据背后的现实困境

“我们辖区去年的火情中,近70%是灶台起火。”甘泉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潇斐透露。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老年人在面对火情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自行扑救而非报警逃生,极易酿成悲剧。

这一现实困境促使街道与人保财险上海普陀支公司展开合作,尝试将保险服务从传统的“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防”。然而,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创新路上的挑战与突破

“设备加后台服务成本占了保费的近40%。”人保财险上海市普陀支公司副总经理茅薇坦言。为确保报警器在老年人家庭中稳定运行,产品采用独立物联网卡而非依赖家庭WiFi,这显著推高了成本。茅薇解释说,”它不但含了设备,它还含了后方平台、第三方的监管服务,还有个流量,怕老人家里的WiFi不稳定,设备用的是手机信号的这种卡,它的成本就会更高一些“。

此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报行合一”新规,也对产品的定价与费用核算提出更高要求。“我们需要思考,这种防御型保险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茅薇表示。

面对挑战,街道承诺的首年1000户安装量为技术方中移建设注入信心。该公司提供的物联网报警器能在5秒内完成警情推送,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家庭网络不稳定的痛点。

探索可复制的未来模式

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在甘泉路街道完成约1000户安装工作。在姜潇斐看来,这一探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我们是上海最老的街道,但也是第一个面向未来的街道。现在面临的问题,将是其他社区明天要面对的。”

尽管推广过程中仍需克服成本控制、监管合规等挑战,但这一创新实践已展现出其潜在价值。它不仅为老龄化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更探索了保险业在风险减量服务中的新路径。

从厨房里及时响起的警报,到反复推敲的方案设计,这条“安全链”串联起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商业创新的智慧。在深度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上海的这个街道试点正用实践给出自己的答案。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