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将“竹棚架”推向争议中心。据香港电台网站,香港特区发展局昨日与业界会面,商讨推进金属棚架取代竹棚架路线图,与会者同意制定“非一刀切”但方向清晰的行动纲领,包括需要识别何种工作情景比较适合转用金属架。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表示,工会对转型持开放态度,但估计全面转型需超两年。他同时表示,金属棚架虽然较竹棚耐燃,但受热到某一高温时更易倒塌。以往金属棚架也发生过严重事故。他认为,根本问题不是搭棚用什么物料,而是施工管理问题。那么,究竟是否要全面转用金属棚架?“非一刀切”似乎更合理。当前,全面取代在香港面临技术适配、成本博弈和行业转型等多重困局。技术上,香港楼宇密集、街巷狭窄,金属架组件固定,需大型车辆运输,无法现场灵活裁剪,部分旧楼难以适用。成本上,竹棚成本仅为金属架的1/3,用后可直接焚烧,无需仓储费用。效率上,金属架搭建也需更多时间和人力。因此,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支持转型,但要分阶段、分情况进行,例如可以在新建楼宇率先使用金属棚架。在技术创新上,研发轻型组合式金属架,比如可折叠组件,解决在狭窄空间和复杂建筑外形中的适用性问题。在配套上,设立区域性周转仓库,减少金属架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58安居客数据显示,尽管9、10月市场热度有所回落,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北京40-70㎡、房龄20-25年的“老破小”市场热度整体高于上半年。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北京核心区域老旧小区二手房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老破小”市场“以价换量”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房价下跌,部分区域租金回报率超过3.3%,不过,业内表示,居住品质需求升级将制约这类房源长期租金上涨空间。
近期,一处市场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在某第三方拍卖平台上以150万元成交,由银行作为出售方直接完成交易。而据不完全梳理,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部分银行的在售房产标的已超千套,引发市场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购房者能否真正 “捡漏” 直供房?《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沪六条”落地满月,叠加“金九银十”行情,一个月以来上海楼市出现了哪些变化?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宝山、静安等区的一些新楼盘了解到,新政落地后市场反馈积极。有外环外新盘九月新加推房源迅速售罄,其中不乏因限购松绑而产生的增量客户。内环一些新盘同样感受明显,有楼盘来访、咨询上涨20%,去化表现亮眼。从数据上看,九月份上海楼市整体成交面积增幅较大,而在业内看来,这也得益于“沪六条”的有力支持。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