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中,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获得感是否增强了?他们是否感受到了各种创新给他们带来的高效、便利和快捷呢?上海自贸区闯出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能否在全国其他自贸区复制、推广呢?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实地调研,去了解企业的真实感受。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世界经济论坛能源与材料中心全球总负责人、执行委员会成员博明远,一起来听听他对这些全球能源转型关键问题的解读。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能源与材料中心全球总负责人博明远,一起来听听他对这些全球能源转型关键问题的解读。
经历了8月28日A股的冲高回落,量化投资再度被推到市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量化T+0策略。对此,辰钰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李栋指出,当下主流的量化投资策略主要是指数增强和阿尔法中性对冲两种。这些主流策略一般是满仓状态,它们的买入和卖出总量基本是持平的。因此,量化投资不是对市场的做空力量。李栋表示,过去几年量化的超额收益一度非常好做,很容易就达到20%-30%的年化收益率,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大,近年量化管理人的超额收益正持续下降,这也是本土量化投资持续“内卷”的原因。
近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定调下,证监会拿出了一揽子政策举措。在此背景下,市场资金面成交活跃,部分热点板块蠢蠢欲动。对此,世诚投资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陈家琳指出,当下市场已经有一些超卖的迹象了,随时就有可能见底。但是要翻开一个新篇章,开启一段新行情,可能还需要时间。展望下半年,随着一揽子政策的出台,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他认为,数字经济、中特估和黄金是投资的“三支箭”,用好这“三支箭”非常重要。
来自浙江的赖女士因为对手工器物的爱好,离开了原来供职的媒体,与合伙人微微一起在上海开了一家生活类方式买手店。初创业的她,对于如何经营并不是太熟悉,只能在不断地尝试和摸索中寻找方向。在经历了一定的积累后,她勇敢地又开了第二家店,并且坚持以线下销售为主,因为她始终相信只有顾客亲自拿在手上才能感受到手工器物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随着量化策略在A股市场的蓬勃发展,投资者对于它的态度也从最早的“神话”变成眼下的“争议”。那么,量化投资所取得超额收益究竟是否合理?投资者应该如何理性面对?对此,陆享基金资本市场部总经理高威指出,可能对于一些擅长短期投资、博弈投资的投资者来说,量化策略的存在确实侵蚀了一部分的收益空间。由于A股市场相对海外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占比没有那么高,因此量化模型的引入也就如鱼得水。不过,高威表示,事实上过去几年,量化策略能够获得的年化超额收益也在逐年下降。因此,没有必要过于“神化”量化策略,也不需要“魔化”量化策略。
算力基建化时代,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步入快车道,规模总量大幅跃升的背后,能耗高企、供需失衡、智算资源不足等问题仍有待解决。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机房,到实现大规模算力输出的超算中心,数据中心完成了怎样的形态演进?面对AI计算需求的大规模爆发,新型数据中心又将如何进行迭代升级?第一财经记者带你走进数据中心,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前往上海、江苏等地的外资工厂和研发中心,进一步了解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新布局,从电器制造业、化工制造业以及快消行业等多个角度对外资企业进行探访。
今年以来,无论是外贸出口中的“新三样”光伏、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还是转型升级焕发新优势的传统制造业造船,它们都逆流而上共同形成“出海团”。它们靠什么赢得海外市场?
近日,关于全球流动性的讨论持续升温,对于3月美联储的加息动态,市场预测也呈现出巨大分歧。对此,上海世诚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家琳认为,全球对于美国通胀和美联储的加息效果过于乐观了,为了平衡风险和通胀,美联储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他预测,3月美联储可能会采取一个折中的加息策略,即加息25个基点。 与此同时,流动性充裕也让各路投资者不得不面临优质资产“荒”,未来资金何去何从?陈家琳指出,A股市场稳步复苏,将有望吸引资金回流,他对今年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保持乐观。更多信息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长三角多地进行走访调研,从食品加工、纺织面辅料、成品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多个领域的外贸企业入手,让一线外贸人亲述承压之下如何逆势突围。
来自江苏的张婷在上海的一条小马路上开了她人生中的第二家咖啡馆,第一家店的无奈关闭并没有使她灰心,特殊时期的困难也没有击倒她。她相信经济复苏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咖啡爱好者与她共迎每日的晨光。
兔年开年,A股市场走出“开门红”行情。沪指开年以来累计涨幅一度超8%,创业板指开年以来累计涨幅一度超14%。磐耀资产创始人、董事长、基金经理辜若飞表示,压制A股的几个核心利空因素都在发生明显的边际改善,因此今年的春季躁动会持续下去,市场到了几年一遇的布局期。他还指出,国防军工行业用长周期的数据证明了它一旦从高研发投入期进入到快速的列装放量期,再慢慢到成熟期,长周期里面是真正能给投资人带来高回报率的行业。真正成长股的摇篮一定是高成长性的赛道,同时叠加了高壁垒性。军工股已经迎来了非常好的战略配置机遇期。更多信息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现场,2023年投资展望成为业界大咖关注的重点之一。
对于资管数字化建设,行业专家又有哪些最新观点?资管行业数字化究竟有哪些意义?跟着镜头一同走进今天开幕的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来看与会嘉宾对于资管数字化的前沿观点。
正在召开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一系列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如期发布,这些成果也正在将产医深度融合的蓝图逐步转为可触、可及的实景。对此,产业周的参会嘉宾又有哪些对策和建议?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