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江诞生的全球首款AI药物、落地上海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这一系列的首发首创,在上海人工智能的产业实践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与此同时,得益于在人工智能产业的率先布局和技术积累,上海在大模型赛道上正持续领跑。在业内看来,上海已形成从基础模型,到数据基础和算力建设的全产业链布局。接下来的目标,便是与各类产业进一步互动和赋能,寻找“王者级”的垂类应用。把已然栽培长大的一个个“盆景”变成茂盛的“风景区”,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正探索先路。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教授薛澜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合理监管之间,就是一个两轮的同时驱动。
今年全国两会,AI依旧是热议话题,对此,第一财经策划推出《未来产业大调研:探求AI驱动下的颠覆性力量》系列报道。作为未来产业的前沿领域,当前,人形机器人正经历从概念验证到应用落地的技术拐点。第一财经记者深入调研深圳人形机器人企业,从AI视觉,到高精度机械臂以及具身智能核心大脑的协同配合,再到人形机器人已在特定工业场景实现初步量产应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模型正成为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