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5''

走进越南:“世界工厂”是越南想走的发展之路吗?丨C位

越南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世界给予它的,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期待。 那么,越南自己是如何打算的?

09-14 19:33
04'28''

走进越南:低关税的“组装厂” 能否发展属于自己的制造业?丨C位

09-13 16:30
04'09''

走进越南:从做鞋到做电子产品 越南制造能否走向价值链上游?丨C位

09-12 16:15
04'18''

走进越南:VinFast 爆火背后 新兴市场的诱惑丨C位

09-11 16:37
06'07''

从弗兰肯斯坦之梦到黄仁勋的心头爱 人类离AI的最终幻想还有几步?丨C位

我们何时才能见到量产的具身智能?量产之后我们是否又能用得起呢?

08-28 16:41
05'44''

AI时代下,芯片的新战场在哪里?丨C位

当我们还在用惊叹的目光回望过去,一夜爆火的ChatGPT 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呼啸而来,把全世界带入下一个新的计算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们对计算能力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背后都离不开芯片产品的不断迭代。 那么,在数字化时代的巅峰较量下,芯片战争新的焦点将迁徙至何方?谁又抓住了市场需求的改变成为新时代的巨擘?

08-18 17:04
08'33''

硅谷记忆:跨越半世纪的竞争与合作 从崛起的半导体大公司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丨 C位

在满是硅片的圣塔克拉拉谷的周末,热情洋溢的年轻人们忙着购买机箱、存储条和芯片,亲手组装计算机。这是80年代硅谷的生动写照,当时那里的半导体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同时,刚从芯片专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陈荣玲远涉重洋,进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学习。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他亲历了美国硅谷崛起、日本芯片产业的强势竞争以及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繁荣。 本期视频,第一财经有幸采访到原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副总裁、求是缘半导体联盟创始理事陈荣玲先生。我们将通过他的口述,追溯那段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历史,探索那个年代大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发展经验,以及当前芯片产业的机遇。

08-17 16:18
07'02''

专访克里斯·米勒:美日芯片战争后 新变量是供应链的复杂性丨C位

前两集,我们说到了半个世纪前,美日芯片之争令整个半导体产业经历动荡与新生。本期视频,我们采访到了《芯片战争》的作者 克里斯·米勒,他在这本全球畅销书中详细描述了美日芯片战争的始末。米勒告诉我们,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而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复杂的供应链使全球芯片市场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08-16 20:05
07'35''

美日芯片战争(下):激烈交锋下,美国芯片企业如何重夺权柄?丨 C位

日本半导体的迅猛“攻势”,令美国企业百感煎熬,整个硅谷都在经历一场“末日审判”。面对行业生死存亡之际,美国政府打出了反倾销和扶持其他产地两张“明牌”。而真正令美日竞争局势出现逆转的,却是另外两条草蛇灰线。 只不过,这场战争似乎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赢家和输家。日本芯片产业没有完全“消亡”。而随着技术进步,产业链上下游分工愈发明确,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也加入了“硅片游戏”。这场战争更是塑造了之后近20年错综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文明发展。

08-15 14:30
06'13''

美日芯片战争(上):70年代,日本的芯片企业做对了什么?丨 C位

收音机、卡带录音机、Walkman……这些风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子产品当时大都出自日本。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夸张的市场份额甚至让称霸行业的美国担忧。 而此前,日本芯片行业还只能靠着技术转让发展。 那么,在那段芯片战争的历史中,日本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追赶并取代美国芯片行业的霸主地位?请跟随我们的视频,探索七八十年代,日本芯片的崛起之路。

08-14 14:31
02'40''

一颗芯片的诞生丨C位

芯片的诞生,打开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大门,Walkman、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追赶着历史的车轮接踵而来;军事领域中,雷达、导弹、人造卫星也在以自己的速度颠覆着人类的文明。 时间来到现在,AI浪潮下,芯片更是成为了“芯”关键,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元宇宙正考验着全球的算力燃料。 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1883,一片金属片的闪烁。

08-13 15:59
08'00''

走进“印度制造”:芯片和消费电子能否助印度“破局”丨 C位

07-27 16:40
05'43''

走进“印度制造”: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哪些条件?丨 C位

07-26 18:47
04'47''

走进“印度制造”:印度的人口能顺利转化为“红利”吗?丨C位

07-25 20:00
06'10''

极端高温“炙烤”大宗商品市场 金融工具如何提供保障?| C位

近期,全球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又将气候变化的议题重新拉回大众视野。而“靠天吃饭”的农业首先受到冲击,高温令粮食产量与预期大幅削弱,市场价格则经历着多年未见的剧烈波动,而这股“热浪”已经波及大米、小麦、咖啡、可可等几乎所有主要农产品。那么在极端气候频发下,农业生产者能否避免经济风险?也许金融市场能帮上一点忙。

07-18 16:32
11'40''

顶级投资人丨安盛投资管理核心业务CIO:科技将颠覆一切 包括投资规律

07-17 15:01
06'42''

走进日本三十年:失落“根源”与时代“镜鉴”丨C位

07-13 20:17
05'12''

走进日本三十年:泡沫破裂,谁最先沉没?丨C位

07-12 19:35
04'06''

走进日本三十年:失落中逆风飞扬的制造业丨C位

07-11 19:51
04'55''

走进日本三十年:失落中迸发出的消费生机 丨C位

07-10 19:48
  • 孙雪冬

    第一财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