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盛:博弈变数下中国资产韧性凸显 内需驱动与政策红利成投资主线丨财经夜行线

第一财经2025-05-23 20:33:31

作者:财经夜行线 ▪ 孙雪冬 ▪ 姜一鹤 ▪ 杨立培 ▪ 郭欣    责编:郭欣

当前中美经贸谈判步入关键窗口期,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发酵,但中国经济的多维韧性正加速显现。高盛最新策略报告指出,中国资产韧性在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及资本市场定价权等维度持续凸显。尽管外部环境压力仍存,中国资产正迎来内需驱动与政策支持双轮发力,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结构性机遇。《财经夜行线》邀请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解读中美经贸博弈新格局下,中国资产的韧性与机遇。
举报

刘劲津:我觉得韧性可以从几方面来体现出来。首先从一个基本面角度,我觉得贸易谈判或者贸易的不确定性,也是可以充分地反映了我们中国产品出口的一个竞争力,还有价格的优势。这个也是可以从我们对美国的出口的依赖度,还有美国对我们出口依赖度那边可以体现出来。除此以外,人民币韧性也是对很多投资人来说,这一次贸易战以来人民币(汇率)还是升了一点点。相对2018年那一次人民币,有一个比较大幅的贬值是很不一样。所以这个也是体现出了人民币作为一个全球的货币,还有资产的韧性。第三就是从股票的角度,我觉得刚才你提到A股也好,港股也好,其实今年以来很重要的一个观察就是说,国内流动性对于中国股票的定价权或是影响力是有一个大幅的提高。如果你看南下的总量今年以来已经大概有800多亿美元,这个也是对于去年来说有一个非常大幅的同比增长。
第一财经:到现在为止,我们其实还是有90天的不确定性,这90天的不确定性里面会怎么影响到A股或者是说中国资产的走势?
刘劲津:非常好的问题。当然到底90天以后到底谈的怎么样,现在还说不清楚,不确定性还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认为中美博弈或是竞争中长期的格局应该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大概两个月前出了一份报告,然后那个标题是《自渡方能见坦途》,希望也带出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就是说,可能在外需或者外部环境还是不太确定的一个背景底下,我们还是需要靠内需,靠国内的政策去支持我们的经济增长。然后我觉得也是提供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窗口,去做一个转型。因为我们一直是靠外需,但现在外需不确定,那肯定要靠内需。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可以给投资人带来很多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能回报非常好的一个投资机会。
第一财经: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的一个不确定性大部分其实已经释放了,那么这个对外资的流入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刘劲津: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可能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我觉得这一次最大的一个观察还是我们对美元资产的一个判断,或者是投资人对于美元资产的一个需求,这也是高盛研究部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的改变。过去几年我们对美元比较看好,但未来几年我们认为美元走弱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所以说在背景底下,我们认为可能全球投资人对于非美元资产的需求也会有所提高,当然这个也是对于人民币的资产也是有点利好。所以今年以来我们看到,虽然有很多贸易的不确定性,还有政策的不确定性,但是海外投资人对于中国股票的配置其实是有所提高的。我们可以观察到比如说公司内部,我们对冲客户对于股票的配置是已经回到一个历史上的中位数。然后公募、做long-only的一些客户,最近其实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也是有所上升。所以我觉得也是反映了可能投资人对于做一个多元化的配置需求的体现,
第一财经:您觉得下一步A股和港股的投资逻辑是怎么样?有没有一些您比较看好的成长的主线?
刘劲津:对,现在可能有两个关键词或者两条主线,是穿透了我们现在比较青睐的一些行业配置,还有一些主题投资。这两个关键词是:第一内需、第二政策。所以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最近把房地产还有银行这个板块调到高配,因为这两个板块当然都是以内需为主的,然后大部分的营收都是从国内那边产出的。除了银行跟房地产以外,我们还是维持对于消费、大消费的一个比较看好的态势。所以我们对互联网那边还是维持高配,然后我觉得这个也是能够受益于政策,对于消费支持的非常显著受益的板块。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