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进博会的“老朋友”:投资7亿元建亚太最大总部及产业化基地 从“技术引进”走向“生态共建” |一览·进博会

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起在上海举行。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亮相以来,直观复星始终将进博会平台作为全球创新技术的首发窗口,多款尖端医疗设备通过进博会完成首秀,加速实现“展品变商品”的落地转化。2024年,企业宣布其总投资达7亿元的上海浦东总部及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成。8年进博之旅,直观复星完成了从“技术输出者”到“本土智造者”的关键转型。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56 11-04 17:16
01'01''

进博会的“老朋友”:“全勤生”展台面积增10倍 进博会的“结缘”已结出硕果|一览·进博会

2025年,霍尼韦尔第八次亮相进博会,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成果颇丰。过去七年间,公司展台面积扩大了10倍,从首届的50多平方米增长到如今的500平方米;累计展出100余种新产品,签订100余份合作备忘录。其中,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与天津滨海新区签约的增投项目成效显著,基地现有40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企业表示,将系统放大进博会商机,为客户、企业及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5 78 11-03 18:46
03'32''

陆家嘴金融沙龙:“十五五”规划 外资眼中的投资机遇

“十五五”规划时期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也为全球资本布局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窗口。日前,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3期活动举行,多家外资机构围绕“十五五”规划,外资眼中的投资机遇展开深度对话。

88 10-31 13:43
03'50''

数字金融新实践:从市井烟火到科技前沿,如何破解融资难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第三集,我们将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的“数字金融”。面对小微商户“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整合公共数据、时空数据、经营评分数据推出“烟火贷”,迄今已服务浦东近200家商户、投放超1亿元;针对科技型企业数据资产甄别难,该行构建起覆盖10亿条记录的“价值流科创评价体系”,已完成对7.4万家科技企业的评级。与此同时,舜泰保理融合数字金融与产业金融,打破多机构数据壁垒,形成全域数据湖,依托大数据与AI算法,搭建全流程数智风控体系,实现业务尽调、审核、投后管理线上化。在浦东,数字化转型正为实体经济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数据技术正推动金融服务从 “看得见”到“看得懂”,从“可触达”到“靠得住”的深层跃迁,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需要的地方。

100 10-30 15:05
01'17''

CF40执行院长郭凯:从周期性、结构性、供给侧分类施策促消费︱2025外滩年会

近日,2025第七届外滩年会在上海举行。作为2019年创办的专业国际交流平台,本届年会吸引全球21个国家及地区的121位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参与,共设21场圆桌对话与11场闭门会议,重点聚焦绿色转型、国际秩序变革、人工智能等议题。​CF40执行院长郭凯向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国内消费不够强劲主要源于周期性、结构性、供给侧三方面原因,需分类施策。他建议,以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扭转价格预期,通过优化收入分配及税收体系解决结构问题,同时推动供给侧升级以提升高质量消费产品与场景供给。

24 10-24 18:38
01'32''

欧盟前官员:市场首次对美联储中期政策目标可信度产生疑虑︱2025外滩年会

在以 “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为主题的 2025 外滩年会上,欧盟委员会经济与金融总司前宏观经济政策主任 Lucio Pench 向第一财经表示,美联储对全球金融环境影响深远,短期降息可能存在利好,但当前“ 短降长升”的利率反常现象,暴露了市场对其信誉的怀疑。

17 10-24 16:34
03'29''

从产品升级到多元化布局 上海外贸走出转型破局路︱一探

今年以来,面对部分传统市场需求放缓,上海外贸企业早早启动深度调整。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上海的不少外贸企业从产品结构升级到市场布局拓展,再到经营主体活力释放,转型成效在今年前三季度逐步显现。而上海外贸最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转型成效。非传统市场的进出口增长8.7%,对全市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九成;民企进出口大幅增长27.1%,为上海外贸注入强劲韧性。

113 10-23 21:48
04'00''

从纺织厂到康养社区 当保险牵手创新药 浦东养老产业如何创先河?|金融赋能看浦东

《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第二集,我们将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的“养老金融”。面对养老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慢”的固有难题,上海浦东正以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载体,探索出一条银发经济的可持续路径。当传统纺织厂房转型为拥有700间公寓的康养社区,当创新药械企业携手商业保险机构,一幅融合金融力量与民生温度的养老新图景,正在浦东徐徐展开。工商银行浦东开发区支行创新推出“担保+信用”双轨模式,为“云栖兰亭”康养社区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低成本资金的无缝衔接支持。与此同时,保险产品也在实现从“赔钱”到“服务”的功能跃升。“沪理保”护理险打破传统定价逻辑,以服务代替现金赔付,真正贴近老年人照护需求。而在更广的产业链中,商业保险正助力创新药企提升药品可及性。从空间改造、服务升级到产品创新与生态构建,金融活水正渗透进入养老产业的每一环节。

5 152 10-21 10:12
04'01''

陆家嘴金融沙龙:聚焦QFLP试点深化 探索跨境资本配置新路径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作为境外主体参与境内股权投资的核心路径,正持续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10月18日,第31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举行。来自外资股权投资、地产投资、法律实务领域的专家,聚焦QFLP试点深化、跨境资本配置与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等议题展开探讨。

65 10-18 16:59
03'19''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今天举行 以“开放再平衡”视角共话资管新机遇

由第一财经和中国银行联合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今天举行,本次论坛以“驭变求新、韧性升维、开放再平衡”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金融行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机遇,以及中国乃至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85 10-16 21:20
02'28''

外资机构集体发声 中国股市释放积极信号 海外资本加仓中国资产

10月16日,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举行。现场多家外资机构代表一致发声,明确表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他们认为,中国在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正迎来丰富的投资机遇。投资中国、做多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的共同选择。

170 10-16 20:30
03'57''

陆家嘴金融沙龙: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期货行业作为连接实体与金融的关键纽带,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中,也在不断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在此背景下,9月26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9期在上海浦东举行。本次沙龙以“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特邀多位来自期货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我国期货市场如何向高水平进一步迈进。

5 38 09-27 17:34
01'32''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协同” 工博会极“小”维度见证芯片全链自主化加速︱一探

2025年工博会首次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五大维度为主线,梳理出392项 “五极”展品,全景呈现当前工业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标杆产品。在代表“极小”维度的半导体芯片领域,本届工博会集成电路展区不仅首次亮相了多个前沿技术成果,同时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全面展现中国集成电路从单点技术突破走向系统级协同发展的新生态。在这里,观众可零距离感受到中国“芯”科技在自主化中的蓬勃力量与加速态势。

87 09-25 19:27
02'26''

AI“超级工厂”来了! 2025工博会展现“智造”新图景︱一探

2025工博会上,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集中亮相,勾勒出“ AI +制造”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展发现,从“AI + 工业母机”主题专区的原始创新技术,到具身智能“超级工厂”的全流程机器人协同,再到数字化工厂中数字孪生与 AI 算法的全链路赋能,工博会正以前沿成果诠释“智能制造”的进化逻辑,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未来工厂的雏形。

89 09-24 17:19
04'11''

陆家嘴金融沙龙:从金融高地到田间沃野 浦东乡村振兴的金融破局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引导耐心资本注入——在城乡融合不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乡村振兴中的金融堵点如何破解?9月13日,第27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上,来自银行、证券、保险及企业的实践者,围绕金融支持乡村发展的路径与创新等话题展开探讨。

57 09-13 17:26
01'13''

替代人类冲进高危场景 外滩大会打造机器人技能赛场 探索安全难题终极解法︱一探

机器人穿越“沙漠”、翻越高地,走进工厂、操作电箱,安插“雷管”,甚至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这不是电影,而是2025外滩大会“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的真实场景。第一财经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多款机器人在模拟真实灾害和工业环境的高难度赛题中展开角逐,而这些任务背后,全都源自实际的产业痛点。从精准的设备操作到危急的生命救援,机器人正在成为人类抵御风险的“超级队友”。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66 09-10 18:42
01'40''

无需财报靠数据建模 建行“烟火贷”助燃上海“烟火气”︱一探

以往,传统金融产品依赖财务报表评估商户的经营状况,让不少缺乏规范财务资料的个体户望而却步。近期,建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的“烟火贷”产品,它通过整合浦东新区企业公共数据、时空数据及三方经营评分数据,构建多维度评估模型,为中小微商户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烟火贷” 已累计为近200家中小微商户投放超1亿元,真正实现了让数据“说话”、用模型“决策”,为城市“烟火经济” 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295 09-10 15:06
01'28''

全产业链赋能养老金融 工行“批次贷+科技 ”破解融资痛点︱一探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改革,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且金融创新活跃的城市,汇集各类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也为金融机构推出个性化、高端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上海的康养社区、金融机构发现,上海的金融机构强调全链条整合、科技深度赋能以及社会责任落地,已经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填补了市场空白。

44 09-04 20:50
01'09''

迷你拉布布线下开售仍断货 二手价理性回落 溢价30%-50%︱一探

日前,泡泡玛特旗下网红IP拉布布的新系列迷你拉布布正式开售,不仅在网上快速售罄,线下也再现“一娃难求” 的火爆场面。与以往二手市场动辄数倍的疯狂溢价不同,此次迷你拉布布在二手交易平台的价格表现相对理性,溢价率普遍在30% - 50%区间浮动。第一财经记者走访线下门店发现,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时更加谨慎,不再盲目跟风抢购,而是更关注产品的设计与品质。业内专家表示,这反映出潮玩市场正在走向成熟,消费者日趋理性。同时,潮玩IP的持续迭代更新,成为延长其市场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

205 09-01 18:29
01'00''

实探上海广东路“股市沙龙”:有人八月收益超30% 老股民:理性加仓 冷静一点︱一探

这个周末,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上海广东路“股市沙龙”进行探访。在近期行情热度下,大量老股民聚集在这里,讨论着大盘走势、个股表现以及各种投资策略。据一些老股民透露,他们已经在这波行情里尝到了“甜头”,有股民多个账户收益超30%。而对于本轮行情走势,这些股市“民间高手”也有独到的见解。

160 08-23 22:39
  • 沈赐韵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