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7''

原料三年涨价超100% 供应量锐减1/3 实探羽毛球产业链 揭秘价格波动真相|一探

全民健身热潮下,羽毛球运动参与人数众多,价格波动牵动人心。羽毛球价格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热议。第一财经记者深入产业链,实地探访羽毛球生产工厂与原材料供应商调查发现,羽毛球生产成本80%源于毛片,而鹅毛、鸭毛近三年的价格成本翻了整整一倍,鸭、鹅的养殖量较三年前减少了约三分之一。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羽毛球价格?未来市场又将走向何方?

296 04-27 13:02
03'18''

陆家嘴金融沙龙:S基金赋能股权投资新生态

随着国内私募股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基金退出需求激增,眼下,S基金已成为二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当前我国S基金市场仍面临交易流程复杂、估值定价模糊、信息不对称等挑战。

40 04-26 18:17
03'05''

实探2025上海车展:食盐变身电池?3分钟补能200公里?供应链展区前沿技术齐亮相 |一探

一粒食盐如何变身新能源电池?2025上海车展给你答案。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电池储能和补能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在本届车展的供应链展区,新能源储能和补能领域的供应商纷纷带着他们最前沿的技术集中亮相。从钠新电池的突破到双核电池的创新,从圆柱电池的优化到液冷超充技术的升级,技术突破正逐步改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为整个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76 04-25 18:30
02'46''

陆家嘴金融沙龙:锚定前沿 打破壁垒 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资本作为推动产业升级、赋能多领域创新的核心引擎,其重要性愈发凸显。4月1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期活动在上海举办,如何通过资本的力量精准锚定技术前沿、打破跨领域协同壁垒,构建开放、动态的创新生态网络,是本期活动探讨的焦点。

151 04-12 16:08
01'42''

陆家嘴金融沙龙:跨界聚合金融势能 共建中企出海服务新生态

3月2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四期在上海举办,主题为《“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以商业银行的视角》。商业银行、专业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共议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新实践。与会方深度探讨跨境支付效率提升、合规风控体系构建及数字金融服务创新等议题,多家商业银行及机构代表现场分享了多维度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72 03-22 17:37
03'18''

陆家嘴金融沙龙:AI驱动产业变革 催生全新市场机遇

当前,AI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而资本市场是推动其落地的加速器。两者的深度融合,既重塑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也催生了全新的投资范式。3月8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沙龙围绕AI对千行百业的赋能和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探讨AI技术趋势与产业变革,研判新时代资本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业内认为,随着全球资本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AI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将催生出全新的市场机遇。

56 03-08 15:44
37'42''

《数新风-洞见“模”力》 | 智慧课堂“模”法加持 从“一刀切”到“量身定制”

254 03-10 15:19
01'10''

“金三银四”来了!上海中介:周末日带看约50组 价格不像以前能谈那么多|一探

上海二手房市场正在快速反弹。2月网签量接近1.7万套,同比大涨约120%,创下近三年同期最高纪录。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中介门店业务量在春节过后有了明显提升,周末两天单日带看量在50组左右。而由于存量挂牌房源的快速去化,二手房的交易议价空间也有所收窄,部分刚刚挂牌的房东仍处于观望心态。随着楼市“金三银四”的到来,上海二手房市场能否进一步延续成交势头?

196 03-03 14:34
02'27''

实探2025GDC:技术硬实力不再是唯一!AI+多领域复合型人才成企业刚需|一探

随着AI技术向多领域加速渗透,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AI领域在就业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正在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产学研专家就AI人才培养路径展开热议。当前企业对于AI人才需求如何,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AI人才?AI的不断进化又将如何影响未来职业以及各个行业?

280 02-22 20:50
01'03''

部分海外仓“开仓即爆仓”!询价量攀升 海外仓还会继续狂飙吗?︱一探

近期,跨境电商领域的海外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海外仓相关企业发现,市场上有部分海外仓中大件已陆续出现爆仓现象,询价量上升,汽配与 3C 等产品尤甚,相较往年热度攀升明显。此外,据“海关发布”日前发布的消息,纳税人以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货物,报关离境后即可申报出口退(免)税。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下,规模化的海外仓利用率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市场分层也将更加明显,快速扩张下也会有一部分海外仓也会出现结构性分化。那么,海外仓还会继续狂飙吗?

72 02-10 17:58
03'33''

探寻沪上银发经济“新风口”:AI赋能康养 商场适老化 “银发族游”升温︱一探•消费“申”观察

2025年春节,上海的银发消费市场热闹非凡,欢快的“迎春曲”已然奏响。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不少商业综合体瞄准银发群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打造出融合多种业态的消费新场景。同时,专门为银发族打造的旅游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此外,拓展银发经济的新空间离不开AI的科技赋能,智慧康养产品更是令人眼前一亮。那么,银发经济的“新风口”究竟在何处呢?

353 01-31 09:03
01'00''

上海网红菜场成打卡新宠 老外一波波来 中巴换大巴︱一探

近期,上海街头随处可见外国友人身影,从南京路步行街的大型商场,到武康路、安福路的特色小店,外国面孔数量显著攀升。自中国签证政策持续优化,特别是近两个月免签新政落地后,大量境外游客涌入上海。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24 年上海入境游客已突破 600 万人次。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如今外籍游客在沪打卡地不再局限于外滩、豫园等传统名胜,乌中市集,这座充满上海烟火气的网红菜场也成为老外们的新晋打卡点。

168 01-22 18:54
02'17''

竞逐前沿产业新赛道 上海如何抢先一步领跑?︱探上海两会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创新之路铺设基石。上海两会上,代表与委员们热议低空经济、AI医疗应用等前沿产业,围绕场景开发、制度设计、资金规划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金点子”, 又将如何助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73 01-17 20:52
02'25''

打造场景、研判数据,推进上海服务消费扩容升级,人大代表有何良策|探上海两会

在2025上海两会期间,“入境游”、“消费提振”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上海将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在消费提振方面,上海将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

77 01-16 18:47
01'52''

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还有多大潜力|探上海两会

2025上海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2025年,上海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而就在上海两会召开不久以前,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方案聚焦金融、制造、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的加速应用。

163 01-15 20:34
02'19''

城市经济规模突破5万亿元,谁将在2025年上海经济发展中贡献新力量|探上海两会

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

133 01-15 18:47
03'28''

产业链深度链接+数字人赋能 直播电商转型还有哪些新打法?︱一探

随着2024年电商大促“双11”“双12”的相继落幕,直播电商的热潮似乎呈现出“退烧”迹象。历经快速发展的直播电商行业,如今已经告别野蛮生长阶段,步入转型关键期。那么,2025年直播电商将凭借哪些新打法实现转型升级呢?第一财经记者深入直播电商基地、数字人直播公司进行实地采访,探寻近期直播电商转型新趋势。

66 01-10 20:01
00'48''

跟团游全部售罄,“尔滨”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20%,冰雪游为何“火出圈”?︱一探

今年冬天,我国优质的冰雪“冷资源”显得格外火爆。第一财经记者实探某头部旅行社线下门店发现,明年一月份与“冰雪主题”相关,尤其是滑雪相关的跟团游几乎全部售罄。携程门票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冬季平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10%。哈尔滨、北京、张家口、乌鲁木齐、长春入围冬季入境冰雪游热门目的地前五。

201 2024-12-31 14:01
03'11''

国货母婴品牌借百亿补贴崛起 小白熊拼多多营业额增长6倍 蓝海市场如何寻求持续突破?

今年,国货母婴品牌小白熊在拼多多平台的营业额实现了近6倍的增长,依托拼多多百亿补贴政策的推力,一批国货母婴品牌迅速崭露头角,成功打破了海外大牌长期主导国内市场的局面,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智能化、高性价比的母婴新品。面对“90后”父母日益增长的消费潜力,他们的育儿需求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母婴品牌又该如何在蓝海市场中寻找突破口,实现自身的脱颖而出?

44 2024-12-30 10:51
12'20''

数新风 | 插上“AI+6G”的翅膀 一块智能显示屏“破局”新型消费

219 2024-12-23 10:27
  • 沈赐韵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