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未超概算一分钱的南京长江五桥,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第一财经 2020-12-07 18:31:22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秦新安

通过“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四类主体分离,政府投资工程实现投资资金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显著提升、廉洁得到制度保障

创造多项“世界首次”的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将于本月底通车。这一国字号大型工程,造价始终控制在62亿元概算之内,没有多花一分钱。

这是江苏省严控工程“三超”(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问题的范本之一。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本月初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官员介绍,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已承接46个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总投资131亿元,其中南京项目22个,未出现一起“三超”问题。

12月7日,即将正式通车的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上,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行走。摄影/章轲

“针对政府工程投资建设领域存在的“三超”问题,江苏省正探索‘集中建设’的新模式。”发布会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钧说,以整省推进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模式,在国内还是首次。目前,江苏省集中建设几乎涵盖所有政府投资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总数和金额在全国都是最大的。

政府投资工程是指由政府投资、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项目,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科技、教育、卫生、市政等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

过去,这类工程的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往往是一个主体,使用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一些项目建设中,设计方案随意更改,建设档次、投资总额被不断推高,由此带来工程投资的“三超”问题,个别领域甚至出现腐败和违纪现象。

在江苏,工程建设方式从原先分散的、由各个使用单位自行建设,转变为由政府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业建设平台集中组织建设,通过“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四类主体分离,政府投资工程实现投资资金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显著提升、廉洁得到制度保障。

以长江五桥建设为例,今天上午,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主任、南京长江五桥项目指挥部指挥长武焕陵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负责长江五桥项目之前,该中心承接过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和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施工项目。这些项目的所用有效经验,可以沿用到长江五桥建设中。

12月7日,即将正式通车的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上,图为管理人员正在向记者们介绍建设情况。摄影/章轲

比如,在以往的建设过程中,经对比发现沥青钢桥面铺装的方式更为高效和环保,因此延用至长江五桥建设中。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桥隧工程一处处长、南京长江五桥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沈斌介绍,长江五桥规范工地建设与施工工艺标准,主体工程预制比例达到80%以上。装配化的施工工艺,不仅环保、省时、质量有保证,经济性也很理想。

沈斌介绍,集纳多年的桥梁建设经验,该中心已经形成了跨江桥隧、房建、市政、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人事管理、行政办公等50项各类制度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各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一条主要的经验就是做好过程控制。”南京长江五桥项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章登精告诉记者,整个项目从初期的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就开始充分论证,25个标段都有实施清单,进行精细化管理。

采访中,章登精还拿出自己的手机,给记者们展示了专门为长江五桥工程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APP。在上面,不仅能看到大桥各标段施工的实时状况,还有现场隐患统计分析、施工日报、产值进度等。“各个工序都按建设标准进行推进,就能把那些‘意外’卡住。”章登精说。

位于浦口桥林的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新校区,由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负责集中建设。该中心副总经理杨杰介绍,项目方案通过之后,即由该中心全权接手,负责设计、招标、施工、管理、竣工移交等全流程。

专业团队从设计源头进行资金控制,后期不允许使用单位随便调整方案,上级企业中江集团派驻纪检组进驻实施监督。江苏省住建厅集中建设管理处,还设置了“协调监督员”和“协调联络员”,形成监督合力。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为管好、用好财政“钱袋子”,早在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就针对政府投资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政府投资工程实施集中建设的新模式;2018年10月,江苏省政府投资工程全面实行集中建设;2020年8月,出台《江苏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明确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应当采用集中建设方式组织实施。

目前,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中,市本级已成立或明确总数有50家的集中建设实施单位。各设区市下辖的各区(含园区)、县(市)中,已成立或明确近600家集中建设实施单位。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山东烟台、青岛,湖南岳阳等地都已经开始规范市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以提高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效益和效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