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刚刚登陆科创板的集成电路企业纳芯微,看它在过去5年里,如何实现从30多个员工、4000多万收入,一跃成为如今的430人、年收入超过8.6亿、市值过380亿的历程。记者还走访了首批科创板上市的澜起科技,它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50%。记者独家采访到了这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一线倾听他们扎根上海发展的故事。
这些生动故事的背后,正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成长的缩影。《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将达到20%左右,到202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
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上海在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如果世界上有第二个秋叶原,那么应该在上海。”
《公告》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归属企业、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清单。
2024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营收增长亮眼,近9成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
截至发稿,维宏股份、大富科技涨停,拓斯达涨超13%,宝馨科技、安达智能、科德数控等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