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国家公园名单有望在近期公布。
在31日召开的2023年度第三季度例行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中心主任田勇臣介绍,国家林草局会同青海省政府定于2023年8月19日在西宁市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田勇臣表示,“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是中国首批国家公园设立后的一场盛会”。2021年10月12日,中国政府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田勇臣介绍,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后保护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林草覆盖率超过74%,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到7万余只。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打通了13个局域种群的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加,野生东北虎、东北豹已经超过50只和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加强雨林生境的保护修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近年来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
31日,国家林草局2023年度第三季度例行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田勇臣告诉记者,《国家公园法》列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年内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了加强过渡期保护管理,印发出台了《关于加强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推动出台了《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等5项国家标准。
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韩强介绍,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全省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完整性、原真性、系统性保护。一是高质量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从第一个体制试点到第一批正式设立,通过组织实施一系列原创性改革,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彰显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
韩强透露,青海省正高水平推动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青海严格按照《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按期完成各项体制试点任务,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按照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规范,完成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本底调查。
田勇臣对记者表示,未来,将推动建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筹、多部门联动的统一执法体制。探索联合执法、委托执法等多种模式。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指导相关候选区完善设立条件,积极稳妥推进新的国家公园设立。
聚焦新变化新需求,统筹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矿产资源、海洋经济、基础测绘、林草、地质调查等专项规划编制
风景名胜区不同于其他的自然公园,也不同于其他的保护地,文化特征更加鲜明,“两山”转化的基础更好、空间更大。
正在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进一步完善,形成省级整合优化成果。整合优化成果成熟一批、批复一批。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应充分认识到防沙治沙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两项国家标准均为生态环境部门关于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的首个行业标准,对于推进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监管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