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货币和财政政策走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表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松态势不会改变,不排除继续 向偏松方向调整。与此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对明年的基建投资、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等各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经济学家们认为,接下来应进一步提振信心、扩大内需、深化开放、强化创新,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
通过财政政策促使消费转变为“快变量”。
基建投资不仅是当期固投的重要实现途径,也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降至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受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严峻性,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策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以内需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聚焦稳就业与稳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并加速实施扩内需政策以应对外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