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正在快速融合,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其中数字化是重要支撑。
目前多数厂商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上海电气(601727.SH)为例,其数字化目标是要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我们把数字化建设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内要达到集团关键的运营指标和社会资源,财务要初步成型,产业发展协同提效,人才管理要放置风险管理、有数可依,网络安全保障稳定可靠,用数字化来支撑我们的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协同能力、全面风险管控的能力和企业治理能力。”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副总裁程艳在4月28日第三届长三角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分享道,“对外,我们要通过数字化,加持原来的自动化业务,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和城市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数字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发展演进,过去的数字化以信息技术(IT)为主,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以及智能制造的发展,运营技术(OT)逐渐成为数字化的主场,OT与IT正在加速融合,这也是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数据要素应用逐渐深入。在我们的生产全流程中,包括像感知、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处理和分析应用等,都有各种各样的新的IT技术的融合。这就带来了IT和OT的两化融合。”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装备制造军团高级总监沈洲在上述会议上表示。
广发证券表示,OT与IT的融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OT数据与IT数据本身的丰富、完善及基于分析的映射对接;二是OT数据与IT数据打通后实现更多业务场景及发掘数据价值。简言之,OT与IT的融合更多是两大类数据的融合。
因此,在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数据至关重要。“我们在做数字化的时候,需要关注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和网络安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集团关键的运营指标可视可查。”程艳表示,“面向外部市场,我们也提供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研发了制造运营的平台,可视化的数据系统,有面向像智能装备的数字底座和智能运维平台,通过这些系统和平台,赋能不同行业,为锂电、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提供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也看到‘4T融合’趋势,除了IT、OT这两种融合外,通信技术(CT)以及数字技术(DT)也在进行融合。”沈洲称,“在我们企业内部也有四维融合的体现。”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结合对外投资业务发展管理需要,修订《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中国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成效,也存在提升空间,建议构建 “制度创新、数字赋能 、 风险防控” 的三位一体治理架构。
奋力开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局面。
AI技术不但能在药物靶点筛选、适应证预测等环节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一些自动化智能设备的投入也能确保药械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浙江省中医院早在1968年就开始参与浙江省首批援非医疗队。2023年,该院在向纳米比亚鲸湾医院派驻期间展开医疗合作,援助了重症医学科以及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