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M2增速为何反弹?

2024-10-15 10:16:05 听新闻

作者:李超    责编:张健

9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社融、M1表现偏弱,但M2增速自2023年2月以来首次反弹,主要受非银存款大增影响,预计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本文作者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24年9月金融数据中,信贷、社融、M1的特征与前几个月较为相近,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但M2增速迎来了自2023年2月以来的首次反弹,拆分存款结构,9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加约1.5万亿,其中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58万亿,是最大贡献项,一般而言,9月是银行冲存款大月,到期理财倾向于回表,一般情况下反映为居民存款,但受924金融政策组合拳等系列政策驱动,9月末权益市场行情启动,我们认为有大量理财资金转而进入权益市场,再叠加其他渠道增量资金同步大量涌入,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非银存款,导致9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由此,后续权益行情的演进也将对M2有较大影响。另外,若10月末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我们提示,政府债券在发行环节对社融是支撑、对M2是拖累,拨付环节对社融无影响,对M2是支撑,因此建议关注社融、M2的阶段性背离。

>>9月信贷新增1.59万亿,仍然偏弱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9万亿,同比少增约72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8.1%,前值8.5%。信贷结构中,仅票据融资同比多增,其他分项均同比少增。具体而言,居民贷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少增约3585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2700和2300亿元,分别同比少增约515、3170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9万亿,同比少增约1934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4600、9600亿元,同比少增约1086、29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86亿元,同比多增约2186亿元。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非银贷款减少2704亿元,同比多减860亿元,一方面,与MLF在15日到期但下旬才续作导致月中流动性趋紧有关,另一方面,存款外溢效应缓解,使得非银“流动性分层”的充裕流动性也告一段落。

>>9月社融增加3.76万亿,政府债券是核心支撑项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76万亿,同比少增约3692亿元,月末增速8%,前值8.1%。增量结构中政府债券是核心同比正贡献,增加1.54万亿,同比多增约5437亿元,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后续实务工作量的形成仍有赖资金的有效拨付、使用,关注10月末人大常委会议程是否有年内的增量财政资金,若有,则将继续强化对社融数据的支撑。

除政府债券外的其他项目均表现平淡,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97万亿,同比少增约5627亿元;外币贷款减少480亿元,体现内需仍然偏弱,但去年基数低,实现了同比小幅少减约103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92亿元,同比小幅多增约18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亿元,同比少增约396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12亿元,虽然同比少增约1085亿元,但表外票据超预期录得正增长,与实体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背离,我们认为或因票据贴现利率过低、引发部分票据套利行为;企业债券减少1926亿元,同比多减约2576亿元,可能受信用债收益率走高的冲击;股票融资增加128亿元,同比少增约198亿元。

>>M2增速反弹,M1增速继续下行

9月末,M2增速为6.8%,前值6.3%,结构中主要受非银存款大增的影响。具体而言,9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4万亿,同比增加约1.5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万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700亿元,财政存款减少2358亿元,非银存款增加9100亿元,住户和财政存款分别同比少增约3316、231亿元,而企业、非银存款分别同比多增约5690亿元、1.58万亿,非银存款是存款同比多增的最大正贡献。一般而言,9月是银行冲存款大月,到期理财倾向于回表,一般情况下反映为居民存款,但受924金融政策组合拳等系列政策驱动,9月末权益市场行情启动,我们认为有大量理财资金转而进入权益市场,再叠加其他渠道增量资金同步大量涌入,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非银存款,导致9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由此,后续权益行情的演进也将对M2有较大影响。另外,若10月末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我们提示,政府债券在发行环节对M2是拖累,拨付环节对M2是支撑,因此建议关注社融、M2的阶段性背离。

9月M1增速为-7.4%,前值-7.3%,M1主要受企业活期存款影响,7月起数据出现超预期下行,我们认为增量逻辑在于企业补缴过往税款使得活期存款大幅减少、财政收支压力升温使得机关团体活期存款下降。居民消费、购房修复空间相对受限,也继续压制M1数据,未来数据走势核心关注居民消费情绪及财政支持力度,短期看,居民消费修复强度受本轮财富效应的持续性影响较大。此外,与海外相比,我国M1的统计口径实际较窄,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活期储蓄并未纳入M1进行统计。9月末M0同比增速11.5%,前值12.2%,数据仍然较高,从经济修复的角度看,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经济改善略弱,导致持币需求增加,此外农民工返乡也增加了现金流通量。

>>预计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对于货币政策,9月底政策组合拳力度超预期,除降准0.5%+大幅降息(7天逆回购利率)20BP外,年内央行可能视情况再次降准0.25-0.5个百分点。降准+降息超预期体现货币政策积极维稳经济、为实体部门降成本的政策诉求较强,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20-25BP。另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能视情况增加体量。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落地及对基本面的支撑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扰动,提高货币政策决策难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多项重要措施并举,4月政治局会议深度解读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严峻性,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策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以内需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聚焦稳就业与稳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并加速实施扩内需政策以应对外部风险。

25 04-30 13:42

伍超明:政策积极有为,聚焦科技消费 | 大V看两会

伍超明认为,5%的GDP增速和2%的CPI目标是兼顾实现长期规划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重点工作包括提振消费、强化创新、深化改革、稳定楼市和惠及民生。

27 03-08 11:49

赵伟:目标导向、内需为先 | 大V看两会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强调政策部署的灵活性和目标引领,同时关注扩内需、民营经济和居民资产负债表问题。

22 03-10 09:50

吴照银:读《政府工作报告》宏观数据,把握资本市场脉络 | 大V看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宏观数据分析,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紧密联系,强调了5%的GDP增长目标是必要且可实现的,并指出今年的财政政策将通过增加政府债务规模和专项债券发行来支持经济增长,进而影响资本市场。

134 03-10 09:40

管清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大V看两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物价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同时在消费、房地产、教育、人工智能和双碳目标等领域提出了明确政策导向。

25 03-08 13: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