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经济增长动能强于预期之后,11月经济活动表现不一。
一方面,得益于过去几个月政策支持加码,11月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转正,经季节性调整的房地产销售面积也进一步环比回升,并且推动房地产相关商品的销售改善,但是房地产行业数据显示销售有所走弱。
另一方面,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仍然疲软,并且拖累了房地产投资和建筑活动。随着双十一促销的提振作用消退(今年时点早于往年,对10月有额外提振),11月社零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尽管以旧换新补贴支持家电和汽车销售依然稳健。
此外,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相对稳健,尽管有一些“抢出口”的迹象,整体出口增长有所放缓。11月工业生产保持平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大力提振消费”和继续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作为核心要务。
我们预计2025年增广财政赤字率或扩大2个百分点,央行进一步降息30~40个基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府补贴规模可能至少翻倍至3000亿元或以上、支持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政府应会提高社保支出,加快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推进更多结构性改革。
我们预计经济增长动能将在2024年四季度温和反弹,不过我们依然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速将放缓至4%左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我们认为市场需关注这些因素:
1)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加征关税方案细则;
2)中国主要政府部门或于2025年初讨论和公布全年主要工作计划;
3)明年3月两会前,政府可能会提前下达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并且有可能宣布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
4)关注经济基本面变化,包括房地产销售、“抢出口”、春节期间的消费和出行等数据;
5)明年两会将公布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刺激方案细节。我们认为政府有可能在2025年内和2026年进一步加码政策支持。若未来3个月出现超出预期的重大冲击,政府可能会在两会中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的部分政策目标和措施。
(作者系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严峻性,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策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以内需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聚焦稳就业与稳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并加速实施扩内需政策以应对外部风险。
短期内降低政策利率和扩大公共投资是重点。
陈刚指出,A股市场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展现出较强韧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预期协同发力以稳定市场,内需相关和新基建板块有望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和经济复苏。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强调政策部署的灵活性和目标引领,同时关注扩内需、民营经济和居民资产负债表问题。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显著优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