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伊恩·戈尔丁:全球化不会停步,中国将承担重要责任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5-28 21:15: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过去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的美国,如今却为何大步迈向保护主义?这仅仅是一次经济政策的转向,还是一场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序幕?美国的关税政策真的能在短期阵痛后迎来长期繁荣,还是会引发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甚至将自身拖入衰退的泥潭?而在这场全球经济的阵痛中,中国与世界又能否在合作中找到新的平衡与机遇?本期《两说》由第一财经记者梁相宜访谈前世界银行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马丁学院创始院长伊恩•戈尔丁,为您纵览本次美国所推行的关税政策,以及其与科技、全球化的深刻关系。
伊恩·戈尔丁:全球化不会停步,中国将承担重要责任丨两说

过去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的美国,如今却为何大步迈向保护主义?这仅仅是一次经济政策的转向,还是一场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序幕?美国的关税政策真的能在短期阵痛后迎来长期繁荣,还是会引发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甚至将自身拖入衰退的泥潭?而在这场全球经济的阵痛中,中国与世界又能否在合作中找到新的平衡与机遇?本期《两说》由第一财经记者梁相宜访谈前世界银行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马丁学院创始院长伊恩·戈尔丁,为您纵览本次美国所推行的关税政策,以及其与科技、全球化的深刻关系。

 

一、美国为何“开全球化倒车”?

谈到美国的关税政策,伊恩·戈尔丁认为,目前的局势比他去年预期的更糟,因为特朗普推行的关税升级无疑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他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主要让美国公民、消费者、企业和工业承受了痛苦,如商品价格上升、供应链中断、通胀上升、利率高位、经济增长放缓等。从长期来看,他认为这种政策不会带来积极结果,只会导致全球经济的长期灾难。分析保护主义情绪的根源时,伊恩·戈尔丁表示,美国和欧洲政府未能将全球化收益与所有公民共享,使得不平等加剧、地区差异明显,导致了人们对全球化的负面感受。

在谈到未来经济预测时,他认为中国如果能有效刺激国内消费和需求,增长可以达到5%,但国际的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形成一定阻力。伊恩认为美国增长将放缓甚至可能陷入衰退,而全球经济将继续以大约3%甚至略高于3%的速度增长。伊恩指出,今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到投资和贸易,因此全球政治、贸易局势接下来的走向也需要持续关注。

 

二、中国在全球化中要承担什么责任?

在未来全球化的走向方面,戈尔丁认为,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意义重大,亚洲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他主张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应通过降低关税、共同投资和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推进区域发展,以应对美国不愿参与一体化进程的局面,这将有效促进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

戈尔丁建议各国尽量使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收益广泛惠及民众,并加强政府间合作以管理全球化风险,同时构建新的机制来防止冲突和推动合作。他指出,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的调整并非全球化的终结,而是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和全球政治影响力逐渐衰退的开始,其他地区如亚洲和欧洲将崛起,全球南方国家也会逐渐崭露头角,世界经济和政治将重新达到平衡。戈尔丁强调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与合作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阻止疾病流行、预防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上应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并承担巨大的责任。全球化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推进下继续发展。

 

三、科技创新如何应对保护主义的挑战?

此外,戈尔丁认为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创新和风险管理都有害,历史上曾导致战争和经济大萧条,不仅会减缓经济增长,也会抑制创新。但他指出,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愿意合作,例如欧洲与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在创新和技术领域的合作,以及拉丁美洲与非洲间的合作。在谈到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全球市场中的未来时,戈尔丁表示乐观,认为中国将继续实现显著增长,国内市场巨大,教育水平与技术进步的结合将使中国在经受住美国造成的风暴后变得更强大。

戈尔丁认为人工智能将迅速进步,医学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在未来10年内有望取得突破,这些技术将提升分析能力、生产力,并带来更清洁的空气和能源系统。科技的突破将使人类更长寿、更健康后。他认为未来人类会从事更多创造性工作,而这需要政府指定合理的政策来让产业转型的成本尽量少地让国民承担,因为失业率的上升会进一步刺激保护主义情绪。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重要。

伊恩·戈尔丁在深入剖析美国关税政策和保护主义形成原因的同时,为未来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总之,他认为全球化并不会终结,而是用新的形式、通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领导者继续推进。在科技方面,他希望未来各国政府能够让全体国民共享进步的成果,让产业变革的过渡期更加平稳,从而防止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为我们以更宽广的政治、经济与历史视角来看待美国所引发的关税动荡。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5月28日22:30东方卫视播出的《两说》节目:《全球化不会停步,中国将承担重要责任》。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从AI到BI:具身心智能有怎样的产业想象空间丨两说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深度对话神经科学家、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张旭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院长将深入剖析类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异同、各自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将带您走进类脑智能的应用场景。

122 07-09 15:19

论道AI:从AGI破界到机器人新纪元丨两说

当机器人数量即将超越人类,当“硅基生命”开始重塑地球法则——我们离智能革命的奇点还有多远?中国AI领域旗帜人物、三院院士张亚勤,深度对话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战略官杨燕青。

81 07-02 14:04

生物智能 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三种智能驱动人类未来丨两说

本期节目,由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对话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荣誉院长迈克尔•莱维特。

138 06-24 14:43

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丨两说

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于近日采访了摩根大通全球及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何塞•阿苏门迪,二人将共同为投资者送上世界及中国汽车业格局及未来演变的构想。

117 06-17 15:46

90天缓冲倒计时:中美贸易战的“新棋局”即将揭晓

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联合声明"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 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也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暂停24%的报复性措施。这种精巧的"条件对等"设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当美国平均关税水平触及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峰值,当"美元霸权终结论"再度甚嚣尘上,全球经济是否正站在秩序重构的临界点?

262 06-10 12:1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