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的美国,如今却为何大步迈向保护主义?这仅仅是一次经济政策的转向,还是一场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序幕?美国的关税政策真的能在短期阵痛后迎来长期繁荣,还是会引发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甚至将自身拖入衰退的泥潭?而在这场全球经济的阵痛中,中国与世界又能否在合作中找到新的平衡与机遇?本期《两说》由第一财经记者梁相宜访谈前世界银行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马丁学院创始院长伊恩·戈尔丁,为您纵览本次美国所推行的关税政策,以及其与科技、全球化的深刻关系。

一、美国为何“开全球化倒车”?
谈到美国的关税政策,伊恩·戈尔丁认为,目前的局势比他去年预期的更糟,因为特朗普推行的关税升级无疑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他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主要让美国公民、消费者、企业和工业承受了痛苦,如商品价格上升、供应链中断、通胀上升、利率高位、经济增长放缓等。从长期来看,他认为这种政策不会带来积极结果,只会导致全球经济的长期灾难。分析保护主义情绪的根源时,伊恩·戈尔丁表示,美国和欧洲政府未能将全球化收益与所有公民共享,使得不平等加剧、地区差异明显,导致了人们对全球化的负面感受。
在谈到未来经济预测时,他认为中国如果能有效刺激国内消费和需求,增长可以达到5%,但国际的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形成一定阻力。伊恩认为美国增长将放缓甚至可能陷入衰退,而全球经济将继续以大约3%甚至略高于3%的速度增长。伊恩指出,今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到投资和贸易,因此全球政治、贸易局势接下来的走向也需要持续关注。

二、中国在全球化中要承担什么责任?
在未来全球化的走向方面,戈尔丁认为,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意义重大,亚洲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他主张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应通过降低关税、共同投资和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推进区域发展,以应对美国不愿参与一体化进程的局面,这将有效促进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
戈尔丁建议各国尽量使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收益广泛惠及民众,并加强政府间合作以管理全球化风险,同时构建新的机制来防止冲突和推动合作。他指出,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的调整并非全球化的终结,而是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和全球政治影响力逐渐衰退的开始,其他地区如亚洲和欧洲将崛起,全球南方国家也会逐渐崭露头角,世界经济和政治将重新达到平衡。戈尔丁强调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与合作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阻止疾病流行、预防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上应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并承担巨大的责任。全球化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推进下继续发展。

三、科技创新如何应对保护主义的挑战?
此外,戈尔丁认为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创新和风险管理都有害,历史上曾导致战争和经济大萧条,不仅会减缓经济增长,也会抑制创新。但他指出,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愿意合作,例如欧洲与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在创新和技术领域的合作,以及拉丁美洲与非洲间的合作。在谈到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全球市场中的未来时,戈尔丁表示乐观,认为中国将继续实现显著增长,国内市场巨大,教育水平与技术进步的结合将使中国在经受住美国造成的风暴后变得更强大。
戈尔丁认为人工智能将迅速进步,医学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在未来10年内有望取得突破,这些技术将提升分析能力、生产力,并带来更清洁的空气和能源系统。科技的突破将使人类更长寿、更健康后。他认为未来人类会从事更多创造性工作,而这需要政府指定合理的政策来让产业转型的成本尽量少地让国民承担,因为失业率的上升会进一步刺激保护主义情绪。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重要。

伊恩·戈尔丁在深入剖析美国关税政策和保护主义形成原因的同时,为未来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总之,他认为全球化并不会终结,而是用新的形式、通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领导者继续推进。在科技方面,他希望未来各国政府能够让全体国民共享进步的成果,让产业变革的过渡期更加平稳,从而防止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为我们以更宽广的政治、经济与历史视角来看待美国所引发的关税动荡。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5月28日22:30东方卫视播出的《两说》节目:《全球化不会停步,中国将承担重要责任》。
当大学打破围墙,知识将如何与城市共振?当商学教育走出课堂,管理如何赋能科创未来?2025年金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院长陆雄文在焕然一新的无围墙院区,迎来一位老朋友——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这座被誉为“城市霍格沃兹”的开放校区,不仅是陆雄文推动“无界商学”的实践地,也是罗康瑞眼中“三区联动”理念的延续。两位推动者,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对话,本期《两说》邀请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和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分享各自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探讨商学教育与城市发展如何彼此成就、无界共生。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对话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虚拟现实与数字健康专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展开一场关于“虚拟现实+医疗”如何打开万亿银发经济的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