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VR(虚拟现实)头显不再只是游戏装备,当AI(人工智能)开始读懂你的情绪,一场静悄悄的医疗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从缓解疼痛到逆转衰老,从治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到对抗阿尔茨海默病,沉浸式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健康”的边界。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对话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虚拟现实与数字健康专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展开一场关于“虚拟现实+医疗”如何打开万亿银发经济的深度对话。
从斯坦福到上海:一位科学家的医疗使命
沃尔特·格林利夫,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主任,拥有超过35年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医疗应用研发经验。他此次来到中国,旨在推动中美在医疗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
“我的使命是把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帮助初创企业实现规模化。”沃尔特博士说。
沉浸式疗法:从创伤治疗到大脑年轻化
想象一下:一位曾因车祸而不敢再开车的病人,戴上VR(虚拟现实)头显后,医生让他在“虚拟驾驶舱”里一步步重建信心。
这就是沉浸式疗法的力量。
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成瘾治疗,到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训练,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正成为“第二代药物”。通过虚拟场景重现和AI(人工智能)实时调节,患者可在安全环境中逐步克服心理障碍。
“我们称之为‘按需体验’——戴上头显,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沃尔特博士说。
睡眠、基因与老龄化:银发经济的投资密码
到2050年,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超过65岁。
延长寿命,不等于延长大脑活力。
“没有人愿意活到120岁,却从80岁就开始面临大脑功能衰退的困境。” ——沃尔特·格林利夫
在“银发经济”的万亿蓝海中,如何让大脑保持年轻,正在成为比财富更重要的投资话题。
“睡眠是关键。基因不是命运,而是提醒你要更关注大脑健康。”
下一个风口: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医疗的中国机遇
沃尔特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医疗科技领域具备显著后发优势,尤其在精准医疗和数据应用方面。
“中国已蓄势待发,将以极快速度推动这些领域的进步。”
从“软件即医疗器械”到“处方APP”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设立“软件即医疗器械”新类别,甚至允许医生为软件开具“处方”。这意味着数字疗法正逐步进入主流医疗体系。
“未来5-10年,沉浸式医疗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虚拟现实不再只是“虚拟”,它正在成为人类健康的新引擎。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24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7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声音都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的老路。中国经济现状究竟怎样?货币、财政等政策的施行者,是否吸取了日本经济曾经的教训?在汇率、利率、地产以及财政政策上,中国都做了哪些努力,以便让经济尽早走出低通涨,让资本市场走出10年不涨的魔咒。近日,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以上问题在北京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副教授。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做了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这也是中国经济20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1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0日周六晚22:00播出。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中国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当脱碳和零碳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要如何实现对应的目标?当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新格局新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应当以怎样的路径去应对?《两说》之“中国经济二十讲”系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黄震教授。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