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6-18 21:30: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于近日采访了摩根大通全球及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何塞•阿苏门迪,二人将共同为投资者送上世界及中国汽车业格局及未来演变的构想。
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丨两说

中国汽车年产量已达3000万辆,其规模相当于欧美市场总和,其中20%用于出口。而当前,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也呈明显地域差异,中国市场以30%的渗透率领跑,欧洲约为15%,美国在7%-8%的水平,这种梯度分布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之一。同时,中国也正经历科技公司参与汽车制造的局面,全球投资者迫切想了解这些重资产企业,未来的商业模式演变。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于近日采访了摩根大通全球及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何塞·阿苏门迪,二人将共同为投资者送上世界及中国汽车业格局及未来演变的构想。2017年至2022年间,何塞·阿苏门迪曾蝉联机构投资者调查排名第一分析师称号。敬请收看,6月18日晚22:30分在东方卫视播出、6月21日晚22点,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节目。

 

中国汽车企业做对了什么?

在2025年世界10大车企排名中,中国的比亚迪和吉利集团,分别以5%及4.7%的市场份额,列第6与第7位。中国汽车企业迅速崛起,它们做对了什么?摩根大通全球及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何塞·阿苏门迪称,主要是中国实现了“系统性电动化转型”,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从电池组件的制造、原材料的采购和精炼,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中国构建了全球独有的产业生态,欧美至今仍未能成功复制这一商业模式。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自然催生了电动化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普及,实现了电动化渗透。目前在中国出口的汽车中,纯电动车占26.6%,插混占14.1%,中国汽车在性能和质量上已经缩小了与西方品牌的差距。据摩根大通统计,目前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约7%,在拉丁美洲约为10%。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选择在中国研发下一代车型,部分国际车企已将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中国,而非欧美。

 

科技企业进军汽车领域

科技企业进军汽车领域,是中国的一个新特色。比如,宁德时代、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与车企建立了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小米、百度、华为等直接开始造车,成为了车商,这是中国电动汽车为什么能够弯道超车的重要原因。何塞称,中国科技企业及车企,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电池技术领域的跨界合作已然展开。既有比亚迪、吉利、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持续发力,也有小米、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继入局,它们目前占据着超过60%的国内市场。科技公司助力汽车行业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这是近10年中国汽车工业最显著的特征。

 

西方传统汽车制造商能逆势翻盘吗?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西方车企在华市占率高达46%。而到2025年头两个月,这一数字已下跌至32%;目前中国高端汽车细分市场约占整体份额的20%,回溯十年前,德国整车制造商曾占该领域近90%的市场份额,如今这一比例已缩减至40%。

何塞称,过去五年间,我们目睹了明显的市场份额重构。在汽车技术方面,尤其是软件及电动汽车的技术方面,中国人开始后来居上了。西方传统车企能否扭转局面东山再起?何塞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在采访中称,西方汽车品牌必须与中国本土代工企业和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这是它们维持市场地位的必由之路。比如,宁德时代与斯特兰蒂斯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在西班牙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雷诺在中国设计开发下一代经济型车Twingo,大众与小鹏等企业也在进行战略合作……关于世界汽车业的风云变幻,敬请收看,6月18日晚22:30分在东方卫视播出、6月21日晚22点,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节目。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无界新「天地」丨两说

当大学打破围墙,知识将如何与城市共振?当商学教育走出课堂,管理如何赋能科创未来?2025年金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院长陆雄文在焕然一新的无围墙院区,迎来一位老朋友——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这座被誉为“城市霍格沃兹”的开放校区,不仅是陆雄文推动“无界商学”的实践地,也是罗康瑞眼中“三区联动”理念的延续。两位推动者,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对话,本期《两说》邀请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和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分享各自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探讨商学教育与城市发展如何彼此成就、无界共生。

53 11-04 18:38

跨越科学与政治,应对人类能源的挑战丨两说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92 10-29 13:31

超智能时代“门槛时刻”丨两说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137 10-22 16:38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丨两说

80 09-30 16:50

沉浸未来:虚拟现实如何重塑万亿医疗市场丨两说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对话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虚拟现实与数字健康专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展开一场关于“虚拟现实+医疗”如何打开万亿银发经济的深度对话。

85 09-23 13:5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