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为用好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将试点成熟、成效显著、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复制推广到全国。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4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这次复制推广工作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着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让世界共享中国开放的机遇。
聚焦7个方面
在自贸试验区自主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验,并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试验成果,是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80条措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经过一年多的先行先试,80条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经验”。
这次复制推广的77条措施主要聚焦7个方面: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推动“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除了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措施外,这次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措施,有36条,占比近一半。
唐文弘表示,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比如说,政府采购领域,拓宽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有限竞争项目信息透明度、通过提高电子化采购水平不断优化采购流程、鼓励以中英两种语言发布采购公告等一揽子15条措施,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透明度、公平性,并稳步与国际接轨。
数据领域扩大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措施中,数字领域的改革开放措施非常丰富。
上海自贸试验区依托上海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优势,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围绕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扩大数据开放共享3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先行先试。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介绍,积极回应企业便利数据跨境流动的诉求,聚焦金融、贸易、航运三个领域,形成包括6个具体场景84个数据项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及配套管理办法,对三个领域内重要数据进一步细化,帮助企业准确识别重要数据,便于企业直接对应场景并适用,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成本。
上海自贸试验区从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需求密集的重点领域入手,推进公共数据场景的授权落地,在明确公共数据流通、开发、使用等全流程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300余个政府数据集。相关企业依托这些数据集开发了浦东养老资源“一点通”、浦东“生活通”、浦东“便民服务查”等便民应用,以数据开放赋能群众智能化、便利化生活,推进智慧城市网络建设。
通过规则对接,上海数字贸易发展的活力也进一步增强,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到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规模占全国的30.1%。
吴伟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数据转型路径,提升数字赋能效果,做好数字支撑服务,进一步促进数字贸易及数字经济发展。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上海金融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年初,有关部门优化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推动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不断完善,支持灵活调剂本外币资金,受到经营主体的广泛欢迎。截至5月末,上海跨国公司设立跨境资金池数量达169家,集中外债额度达2468.3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超过800亿美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自由贸易账户是实现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流动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负责人纪敏在吹风会上介绍,为全面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研究了相关升级方案,同时也支持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账户立法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已经于今年3月份正式发布,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方面,纪敏介绍,鼓励金融机构强化绿色债券投融资,支持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产品在沪落地。支持金融机构在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产品开发时,将ESG评级纳入到相关指数产品的开发和投资中。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其他的金融管理部门,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继续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纪敏表示,一方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前不久,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八项支持政策,包括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以及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另一方面,要加大“上海经验”的复制推广力度,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将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推广到全国,为我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发展探索实践路径,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有145项源自于上海首创或同步进行了先行先试。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标志着这一覆盖全球四分之一人口、贸易总额近7万亿元人民币的超大规模市场迈入规则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我国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既要立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又要深度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形成境内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中方高度重视中日韩合作,对合作前景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