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是市场良序的灵魂。
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表示,近期部分平台发起的即时零售价格补贴大战,不仅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更导致实体商家正常经营受挑战、商品品质缩水、服务标准下降、商家利润承压等连锁反应,严重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为守护市场公平、保障消费权益、推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本源,向全体会员及相关企业发出规范低价补贴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等倡议。
无独有偶,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关于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的倡议书》,表示美团、淘宝闪购等近日发起的极端补贴行为,挑动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已造成本区大量餐饮企业经营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产亏损”的恶性循环。不过,这份倡议书显示已被发布者删除。
近段时间以来,外卖补贴大战如火如荼,外卖订单大增,骑手满负荷工作,消费者享受了实惠,很多商家也开拓了市场。
有人欢喜有人忧。行业协会和商会倡议的出发点是护卫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和市场健康发展,反对任何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此,若部分平台出现实施“二选一”、限制竞争、先涨价后补贴、虚构原价等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进和查证,让不正当竞争行为无处遁形。
同样,若外卖补贴大战导致商品品质缩水、服务标准下降等消费者侵权行为,则属商家违规违法行为。协会和商会应对此进行强烈谴责,并对相关企业展开自律调查。若超越自身管理权限的,协会和商会应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相关证据,让这种消费者侵权行为一样无处遁形。
不过,商家参与外卖补贴活动与否的损益核算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若无法得到外卖补贴活动与商家困境在逻辑上的排他性因果链,就要谨慎得出外卖补贴是“内卷式”竞争的结论。
当前“反内卷”正在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价格战和补贴活动都是“内卷”。事实上,科技进步、行业发展都伴随价格亲民,更确切地说从商业和行业的生命周期角度看,物美价廉是行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标尺,在正常市场竞争中,价格战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经之路。
显然,甄别正常市场竞争与“内卷式”恶性竞争,是当前既坚定“反内卷”立场,又为市场正常竞争提供良序土壤的当务之急。
基于法经济学的经济社会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区别“内卷式”恶性竞争与正常市场竞争的一个重点,就是看参与具体商业活动的所有当事人中,是否存在受损者和侵权行为等。如果出现参与主体受损,这样的商业行为就具有“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嫌疑;如果不存在受损者,那么就是正常的市场竞争,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市场正常竞争的效果是所有参与者的福利都得到改善,因此在当前反内卷已然成为自上而下的广泛共识的背景下,有效识别和保护正常市场竞争行为也非常重要。保护好正常市场竞争,也就是护航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是护卫经济向上向善的火种。
市场公平是一个易碎品。这要求反内卷始终要坚持法治化原则,严格基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真正坚守依法行权、权在法下的底线思维,让法治成为市场公平竞争的护身符。
当然,有效护卫市场公平竞争,不仅要强化监管部门依法行权,而且要尽快完善市场自律自治,在消费市场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辩方举证制度,及争议和解制度等,提升消费者在消费博弈中的对称博弈能力,唯有消费者能在消费场景中拥有更多维权渠道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拥有制衡交易对手的能力,市场竞争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公平共识,反内卷才能真正与市场公平竞争并行不悖。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公平竞争是市场的灵魂,坚决打击“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最终倚重的是法治,将内卷与公平竞争区分开来,以营造交易增进所有人福祉的制度环境。唯有如此,市场才能形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良序,反内卷才会真正增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硅料现货价格短期内涨势明朗,但仍需要警惕的是,市场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高层政策点燃了市场对本轮“反内卷”的关注,在钢铁行业弱需求与强成本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制的背景下,市场盼政策加速推动行业产能结构优化。
哪些行业有望打破内卷困局?
建筑行业过去竞争激烈,长期低价中标的情况导致企业利润微薄、难以为继。
6月最后一周以来,光伏指数节节攀升,光伏ETF(515790.OF)涨逾14%,有20只光伏股涨幅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