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7-30 21:30: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丨两说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迎来革命性突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出惊人的理解、推理和创造能力,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方式和价值创造模式。与此同时,新一代青年成长于数字时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都不可避免地与AI交织在一起。

在此背景下,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人工智能怎么用?

今年大模型评测高考成绩理科达985水平,文科甚至可冲击顶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指出从技术到应用,人工智能已进入全新节点。

人工智能逐渐嵌入到我们生活中,正确认知和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全国高校纷纷开设AI通识课,贾开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问到:“学生用了AI后,还愿意思考吗?”高奇琦提出,如果人工智能仅仅是用来完成作业就会很糟糕。随后他将人工智能的使用总结为三个层次。先“用”以积累经验,然后 “不用”以重建信心,最终达到“用与不用”的有无之境。

 

消灭幻觉也是消灭人工智能的创造性

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它会胡编乱造,也就是出现所谓的幻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处理的技术问题。贾开表示幻觉不能完全被认为是一个技术问题,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好了拿出来用就可以了,而是要有试错的机会,在试错机会中由个人来辨别什么是幻觉,什么不是幻觉。

对此,高奇琦继续解释说,幻觉其实是大模型将人类给它语料当中的知识,根据概率统计出来的,但是给出来的东西确实是人类在之前的知识当中没有提过,这就是幻觉。它其实是一种可能性,你如果完全消灭这种幻觉的话,它就不给你生成有价值的东西了,所以消灭幻觉的同时也会消灭它的创造性。

 

人工智能拉平文理科的壁垒

人工智能是年轻人的事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和创新过程中,“80后”、“90后”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奇琦也表达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担忧,他认为青年一代都是从原来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结构的知识体系过来的,而接下来的知识生产更多的可能是开放性结构,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很重要。当我们中国的科技创新走到”无人区”的时候,走到最前沿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就完全靠你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贾开接着表示这就回到了教育的问题,文理科的问题,并不是原来的文理科划分的问题,而是在新的知识结构下,我们到底要学什么样的新知识,怎么来定义知识。

高奇琦最近指导文科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了工科领域的任务。一位文科背景的学生从零搭建LSTM时序分析模型,经历数月煎熬终获成功;另一位研一文科生主导多模态微表情识别项目,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调试算法。这两件事对高奇琦的触动很大,他强调文科和理科的差异正在拉平。

文科生过不去心里那一关,觉得写代码是理科生的专利。而真相是只要明确需求、写好提示词,AI就能生成优质代码。相较于理科生,文科生更了解社会的痛点,只要配合大模型的能力,就能够产生拉平效应。

 

开源精神为青年创新创造多元土壤

年轻人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机会,贾开指出开源本质上的理念是“功成不必在我,但是成功一定有”。DeepSeek等开源AI模型秉持这一理念,通过开放技术大幅降低应用门槛,推动青年多元化成长。大模型已经嵌入了海量的知识,年轻人可以把人工智能知识和他的背景结合起来,补齐自身短板、发挥优势,这就是开源生态、普惠生态创新的一个结果。

 

围棋没有被人工智能终结,反而更繁荣

2016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震惊业界,大家认为围棋被终结了。然而将近十年过去,我们发现围棋并没有消失,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愿意学围棋,越来越多的围棋班,而且围棋的排名赛其实竞争也越激烈。贾开观察到这一现象并解释到人工智能其实打破了原来围棋知识生产和学习的金字塔结构。原来的围棋是师承传递的金字塔的结构,人工智能一方面把知识的稀缺性分散出来,同时极大地拓展了围棋的知识的边界。因此围棋没有终结,相反,今天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棋王”的指导,就是人工智能。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7月30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2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中国能源转型:以科技之力,向绿向新向未来丨两说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中国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当脱碳和零碳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要如何实现对应的目标?当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新格局新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应当以怎样的路径去应对?《两说》之“中国经济二十讲”系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黄震教授。

120 09-08 17:14

谁是下一个世界货币“顶流”?丨两说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

142 08-27 13:13

风起低空:中国经济新引擎丨两说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113 08-20 09:51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92 08-12 13:38

当AI“看见”世界,商业的未来正在被彻底重塑丨两说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524 08-06 14:4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