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8-13 21:31: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两说

三位产业领军人物,揭秘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进阶之路。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当汽车不再只是出行工具,当机器人开始理解物理世界,一场万亿级的产业革命正在中国加速展开。

这不仅是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是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关键跳跃。

 

传统车企的"三驾马车":算力、算法、数据全面赋能

"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就是从普通的出行工具要向具身智能体的形态去转变。"

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

在这场对话中,传统车企不再是简单的制造商,而是AI技术的深度整合者。任向飞透露,吉利在2021年就开始部署星睿智算,目前拥有23.5个EFlops的算力水平,在汽车行业中位居前列。

从动力域到智能驾驶,从娱乐域到底盘域,全域AI正在重新定义汽车这个复杂工业品的每一个环节。传统车企如何通过AI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成本降70%,"真无人"时代来临

"第七代相比第六代,成本至少下降了70%,相当于降低了三倍。"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用数字展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当成本壁垒被打破,当24小时运营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正从技术验证跨越到商业运营的临界点。楼天城在节目中详细阐述了"世界模型"的核心逻辑——通过AI虚拟驾校,让AI司机在仿真环境中不断进化成为老司机。

从百辆级到千辆级规模,从有人监督到真正无人,一个全新的出行经济正在重构城市的基本面貌。

 

具身智能全球化机遇:工程师红利成为中国制造新动能

"中国这一波有一个更大的红利,就是工程师红利。"

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道出了中国在这轮科技革命中的独特优势。

在节目中,展示了机械狗在园区巡检、排爆作业、复杂地形作业等多场景的应用能力。当一家拥有30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全面转型具身智能,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企业战略思维——自我革命掉已有优势,融入新兴技术。

从AI模块整合到运控技术突破,从人才梯队建设到全链条布局,中国正在具身智能这个全新赛道上实现反向超车。

 

软件定义汽车:从硬件制造到智能服务的范式转变

汽车产业的未来在哪里?任向飞给出的答案是"软件定义汽车"。

这不意味着硬件不重要,恰恰相反,先进的电子架构、集成化的设计,为软件的全面赋能提供了坚实基础。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从AI Drive大模型到场景生成训练,软件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

当迭代和训练提升速度达到原来的几十倍,当虚拟场景生成突破现实局限,汽车不再只是机械产品,而是移动的智能终端。

 

中国制造的智能化突围:从模仿到引领的关键跳跃

AI时代的产业竞争究竟拼什么?

三位嘉宾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人才、技术、生态的全链条整合能力

鲍嘉龙指出,与前几次工业革命不同,这一轮中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工程师红利、模块整合能力、商业化速度。从DeepSeek到宇树机器人,中国企业正在AI、运控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当传统制造业拥抱AI,当产业链上下游开始抱团创新,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历史性跃升。

《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别策划

从汽车智能化到自动驾驶商业化,从具身智能到制造业升级

全景式展现AI如何重塑中国制造的未来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13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16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当AI“看见”世界,商业的未来正在被彻底重塑丨两说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282 08-06 14:48

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丨两说

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195 07-30 13:00

治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刹车”和“方向盘”丨两说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将深度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委员曾毅。在节目中,曾毅阐述了他对现阶段人工智能水平的判断,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所在。他提出治理和发展并不矛盾的观点,并详细回忆了在联合国磋商人工智能全球共识的细节。此外,曾毅还用中国哲学的智慧畅想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相处的美好愿景。

127 07-22 14:50

中国电动智能汽车的当下与未来丨两说

未来5年的中国电动智能车行业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在AI定义汽车的时代,车企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全栈自研还是集成化、车企该如何选择?AI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大爆发,“汽车人”时代真的来了吗?汽车和机器人、汽车和飞机,技术差异和边界在哪里?飞行汽车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还要多久?中国电动智能车正处于从“中国新势力”向“全球智能车企”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在内卷与出海布局中“杀出重围”、走向世界?本期节目,我们专访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一起探讨一下:中国电动智能汽车的当下与未来。

161 07-15 22:57

从AI到BI:具身心智能有怎样的产业想象空间丨两说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深度对话神经科学家、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张旭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院长将深入剖析类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异同、各自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将带您走进类脑智能的应用场景。

145 07-09 15:1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