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8-13 21:31: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两说

三位产业领军人物,揭秘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进阶之路。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当汽车不再只是出行工具,当机器人开始理解物理世界,一场万亿级的产业革命正在中国加速展开。

这不仅是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是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关键跳跃。

 

传统车企的"三驾马车":算力、算法、数据全面赋能

"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就是从普通的出行工具要向具身智能体的形态去转变。"

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

在这场对话中,传统车企不再是简单的制造商,而是AI技术的深度整合者。任向飞透露,吉利在2021年就开始部署星睿智算,目前拥有23.5个EFlops的算力水平,在汽车行业中位居前列。

从动力域到智能驾驶,从娱乐域到底盘域,全域AI正在重新定义汽车这个复杂工业品的每一个环节。传统车企如何通过AI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成本降70%,"真无人"时代来临

"第七代相比第六代,成本至少下降了70%,相当于降低了三倍。"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用数字展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当成本壁垒被打破,当24小时运营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正从技术验证跨越到商业运营的临界点。楼天城在节目中详细阐述了"世界模型"的核心逻辑——通过AI虚拟驾校,让AI司机在仿真环境中不断进化成为老司机。

从百辆级到千辆级规模,从有人监督到真正无人,一个全新的出行经济正在重构城市的基本面貌。

 

具身智能全球化机遇:工程师红利成为中国制造新动能

"中国这一波有一个更大的红利,就是工程师红利。"

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道出了中国在这轮科技革命中的独特优势。

在节目中,展示了机械狗在园区巡检、排爆作业、复杂地形作业等多场景的应用能力。当一家拥有30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全面转型具身智能,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企业战略思维——自我革命掉已有优势,融入新兴技术。

从AI模块整合到运控技术突破,从人才梯队建设到全链条布局,中国正在具身智能这个全新赛道上实现反向超车。

 

软件定义汽车:从硬件制造到智能服务的范式转变

汽车产业的未来在哪里?任向飞给出的答案是"软件定义汽车"。

这不意味着硬件不重要,恰恰相反,先进的电子架构、集成化的设计,为软件的全面赋能提供了坚实基础。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从AI Drive大模型到场景生成训练,软件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

当迭代和训练提升速度达到原来的几十倍,当虚拟场景生成突破现实局限,汽车不再只是机械产品,而是移动的智能终端。

 

中国制造的智能化突围:从模仿到引领的关键跳跃

AI时代的产业竞争究竟拼什么?

三位嘉宾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人才、技术、生态的全链条整合能力

鲍嘉龙指出,与前几次工业革命不同,这一轮中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工程师红利、模块整合能力、商业化速度。从DeepSeek到宇树机器人,中国企业正在AI、运控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当传统制造业拥抱AI,当产业链上下游开始抱团创新,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历史性跃升。

《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别策划

从汽车智能化到自动驾驶商业化,从具身智能到制造业升级

全景式展现AI如何重塑中国制造的未来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13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16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从风险预警到全球秩序重构丨两说

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中。在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科技革命、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正面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财政脆弱性明显、宏观金融风险加大等一系列挑战。世界经济站在这样的节点,是增长还是停滞?全球化进程面临诸多波折,是合作还是割裂?多重风险预警之下,未来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在近期举办的2025外滩年会期间,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深度对话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共同探讨世界经济走向和风险预判。

62 11-12 13:40

无界新「天地」丨两说

当大学打破围墙,知识将如何与城市共振?当商学教育走出课堂,管理如何赋能科创未来?2025年金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40周年之际,院长陆雄文在焕然一新的无围墙院区,迎来一位老朋友——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这座被誉为“城市霍格沃兹”的开放校区,不仅是陆雄文推动“无界商学”的实践地,也是罗康瑞眼中“三区联动”理念的延续。两位推动者,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对话,本期《两说》邀请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和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分享各自的坚守与创新,共同探讨商学教育与城市发展如何彼此成就、无界共生。

53 11-04 18:38

跨越科学与政治,应对人类能源的挑战丨两说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96 10-29 13:31

超智能时代“门槛时刻”丨两说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137 10-22 16:38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丨两说

85 09-30 16:5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