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风起低空:中国经济新引擎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8-20 12:00:53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风起低空:中国经济新引擎丨两说

当无人机开始穿梭在城市上空,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被重新定义,一场全新的经济革命正悄然展开。从电动汽车到电动航空,从风矩阵到低空新基建,中国正在低空经济的“风口”之上,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期东方卫视《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走进深圳深思实验室,与低空经济科学家、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展开了一场关于“低空经济如何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的深度对话。

一位科学家的低空梦想

2021年,杨军的深思实验室选择落地深圳。就在同一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突破25万辆,汽车电动化接近成熟。

他们瞄准的,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航空电动化。

中国的经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靠原创的科技支撑来发展新的经济形态。深思实验室的使命,就是要用原创科技,推动中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杨军如是说。

风矩阵:破解1000米以下的世界级难题

走进深思实验室的“风矩阵”,仿佛进入一座未来的“天空实验场”。这里不仅模拟城市绕流风、十字街口风,还能重现海风、上升气流等复杂的低空场景。

杨军和团队在这里攻坚三大世界级难题:

• 复杂流场的数字化捕捉与管理

• 微气象预测的精度突破

•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与导航

正是这些研究,构成了低空经济的安全底座。

“我们经常戏称这就是中国的风口,因为它真的能决定未来的飞行模式。”

——杨军

航空电动化:下一个特斯拉在哪里?

如果说特斯拉的成功标志着汽车电动化的成熟,那么未来的“特斯拉”极有可能诞生在电动航空领域。

目前,低空经济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并有望在2035年前提前突破3.5万亿元。

杨军判断,低空新基建——试飞场、垂直起降点、通信设施,将成为第一波投资机会。而应急救援、高层灭火等刚需场景,或将最先跑通商业化路径。

标准之争:决定产业未来的“最高战场”

在航空产业,欧美凭借长期积累的数据和研发,建立了完整的适航认证体系。而低空经济,尚未有统一的全球标准。

这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

工业竞争最底层的是性价比,接下来是知识产权,最高的是标准。谁能掌握标准制定权,谁就能真正引领未来十年的产业格局。

从平面到立体:经济形态的跃迁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从直立行走到汽车时代,每一次突破都改变了经济形态。杨军认为,低空经济的出现,意味着从二维经济向三维经济的转型。

未来,空域可能会像土地一样,形成新的经济资源,甚至产生“空域GDP”。

而在更远的未来,低空出行不再是科幻。

面对低空经济的展望,杨军表示,但凡人类能想到的,就一定能实现。也许在我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每个人都能乘坐飞行器,从家门口起飞,点到点抵达目的地。

低空经济,正站在风口之上。谁能掌握标准,谁就能掌握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20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23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92 08-12 13:38

当AI“看见”世界,商业的未来正在被彻底重塑丨两说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365 08-06 14:48

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丨两说

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271 07-30 13:00

治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刹车”和“方向盘”丨两说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将深度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委员曾毅。在节目中,曾毅阐述了他对现阶段人工智能水平的判断,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所在。他提出治理和发展并不矛盾的观点,并详细回忆了在联合国磋商人工智能全球共识的细节。此外,曾毅还用中国哲学的智慧畅想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相处的美好愿景。

127 07-22 14:50

中国电动智能汽车的当下与未来丨两说

未来5年的中国电动智能车行业将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在AI定义汽车的时代,车企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全栈自研还是集成化、车企该如何选择?AI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大爆发,“汽车人”时代真的来了吗?汽车和机器人、汽车和飞机,技术差异和边界在哪里?飞行汽车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还要多久?中国电动智能车正处于从“中国新势力”向“全球智能车企”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在内卷与出海布局中“杀出重围”、走向世界?本期节目,我们专访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一起探讨一下:中国电动智能汽车的当下与未来。

161 07-15 22:5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