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谁是下一个世界货币“顶流”?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8-27 21:30: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
谁是下一个世界货币“顶流”?丨两说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2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30日周六晚22:00播出。

 

美元的五次贬值见缘由

曾经,只要全世界有坏消息的时候,美元便成为避风港;这次,你突然发现,如果你假设美元是个安全资产,那你就错了。郭凯认为:这是美元作为全球霸权货币的终结的开始。2025年,是美元的分水岭。

唐涯认为,本轮美元的贬值,原因很可能是美元之前五次贬值的总和因素发生了;郭凯则认为,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原因成立,都会导致美元贬值。1970年代以来,美元大概有过五次比较大规模的贬值,大体原因基本包括: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与黄金脱钩;1975年到1979年美国经济滞胀,并且连换三任美联储主席;1985年前后广场协议时,美国逼迫日元、德国马克升值; 1989年到1991年美国经济衰退;2002年到2006年,有风传欧元可能取代美元,而且各国担心美元的双赤字影响美元的估值。

 

谁有可能接替美元?

谁能接替美元的霸主地位?两位学者提出了两种货币:一个是欧元,一个是人民币。

先说欧元。唐涯认为,一个货币的基础,是要让人有安全感、对货币国有信任感。但,欧洲并非是一个国家,各主权国家之间,比如德国和意大利之间,和希腊之间的利益都不一致,欧洲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信用。从基本面及货币属性来看,欧元基本无法接替美元的霸主地位。唐涯对欧元作了个有趣的比喻:风吹鸡蛋壳。这是周星驰曾经讲过的一句话。

郭凯则认为:真正有这个潜力和可能性的,也许只有人民币!

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接纳人民币为SDR的篮子。SDR是“特别提款权”的英文首字母,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国际储备资产,其价值由一篮子货币决定,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及英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五年对货币篮子进行一次审查,主要评估货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对权重进行调整。人民币于2016年首次纳入篮子,并于2022年提升了权重。

 

储备货币的几项重中之重

储备货币首先要让人有安全感、有可预测性。这就要求该国的货币政策不仅让国人懂,也要让国际的人懂,对政策的透明度要求很高;其次,法治。一切都要有清楚的、可置信的规则;第三就是中国目前在强调的制度性开放以及制度上的对接能力。监管、技术标准等都要能够与国际高度接轨。同时,储备货币,需要有个在岸金融中心。而且,这个在岸的金融中心,必然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它会是哪里?郭凯认为,它只能是上海。因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交易所、支付、清算,以及大的金融机构,都布局在上海。而且,中国的上海也正在成长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在全球信用货币体系发生动荡和产生缝隙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能会得到一个重大的提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8月2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8月30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风起低空:中国经济新引擎丨两说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110 08-20 09:51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92 08-12 13:38

当AI“看见”世界,商业的未来正在被彻底重塑丨两说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417 08-06 14:48

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丨两说

本集《两说》以“新一代青年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展开跨界对话。他们将讨论青年一代如何认知和使用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又该如何调整帮助青年一代适应和引领这场技术变革?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压制青年一代的机会,还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力?

321 07-30 13:00

治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刹车”和“方向盘”丨两说

本期《两说》,第一财经主持人张媛将深度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委员曾毅。在节目中,曾毅阐述了他对现阶段人工智能水平的判断,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所在。他提出治理和发展并不矛盾的观点,并详细回忆了在联合国磋商人工智能全球共识的细节。此外,曾毅还用中国哲学的智慧畅想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相处的美好愿景。

127 07-22 14:5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