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趋势,也是发展方向。“十四五”以来,水利部门系统谋划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也就是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有效赋能流域防洪、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业务应用,强化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成为推动水利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
张祥伟介绍,在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中,重点抓监测感知、数学模型建设和业务应用。在监测感知方面。“十四五”以来,加快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大力提升对水利物理对象的透彻感知能力,为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监测防控和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构建和运行提供动态实时信息支持。
在数学模型方面,立足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精准映射、虚实交互、实现“四预”功能。加快构建“高保真”数字流场模拟数学模型系统,实现业务“正向—逆向—正向”推演应用,为水旱灾害防御和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在业务应用方面,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以效用为导向,推进覆盖各项业务应用的各层级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目前,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为成功抵御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对全国重点河湖268个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监测预警。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实时反映工程性态、动态优化调度,为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四五”前4年社会资本年均投入1040亿元。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防汛抗旱带来严峻挑战,需要筑牢国家水安全屏障。
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
“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