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球疾病预警拉响!报告:心脑肺疾病位列前三甲,精神疾病量飚升

第一财经 2025-10-13 09:35:47 听新闻

作者:钱小岩    责编:潘寅茹

2023年全球预期寿命相比1950年提高了20多年。

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慢阻肺已经成为了全球前三大死因。

这是最新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2023,以下简称“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报告10月12日由《柳叶刀》刊发。报告分析了1990年至2023年间,全球375种疾病和伤害以及88种风险因素,这一报告是目前全球最为全面的人类疾病负担研究。

谈起疾病难免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报告也传递了很多鼓舞人心的消息,如2023年全球预期寿命相比1950年提高了20多年。同一时间段,经年龄标准化后的全球总死亡率下降了67%,并且在调查覆盖的204个国家和地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尽管整体情况向好,但新的风险方向也逐渐显现,在美洲,青少年因自杀,药物滥用和酗酒造成死亡率上升,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传染病和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同时,全球精神疾病的负担也在继续飙升。

该报告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所长克里斯托弗·默里牵头撰写。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30年前相比,中国在降低传染性疾病和提升母婴健康方面成效卓著,尤其在减少新生儿死亡和肺炎致死率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当前的疾病负担已逐渐由老年相关疾病为主导。

2023年全球预期寿命相比1950年提高了20多年 (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转向非传染性疾病

报告显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正从传染性疾病向非传染性疾病转变,这一趋势给世界各国,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冠疫情的影响已逐渐消退。目前,缺血性心脏病重新成为头号死因,其次是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相关疾病。

尽管这些疾病长期位居主要死因之列,但自1990年以来,缺血性心脏病与中风的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腹泻、结核病、胃癌及麻疹等疾病的死亡率也有所降低。值得关注的是,在同一时期,糖尿病、慢性肾病、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艾滋病所导致的死亡率却出现了上升。

从年龄结构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下降幅度超过其他任何年龄组,这一趋势在东亚地区尤为显著。在2011年至2023年的统计区间内,东亚地区该年龄段的死亡率下降了68%,降幅为全球最高。这一成果主要归功于营养与疫苗接种状况的改善,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的持续完善。

2011至2023年间,青少年死亡增幅出现了地域差异。其中,高收入北美地区20至39岁青年的死亡人数激增,自杀、药物滥用与酗酒是主要推手。与此同时,东欧、高收入北美及加勒比地区5至19岁青少年的死亡数字也出现上升。

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中,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的疾病负担。默里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许多中低收入国家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他进一步分析表示,问题的根源在于卫生系统领导层的知识结构相对固化,这些负责人在接受过公共卫生教育时,关注的重点是传染性疾病与母婴健康问题。如今他们可能未能跟上疾病谱系的变化,致使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没有与时俱进。

虽然全球疾病负担从整体上看已经以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但全球健康不平等现象依然严重,报告显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西部、东部和中部,传染病仍然是主要的致死因素,占比达到51%。

默里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低收入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负担仍然很高。人口仍然非常年轻且贫困,疾病类型仍然以结核、疟疾、新生儿疾病为主。同时,这些地区人口增长快,贫困程度深,疾病负担依然很重。

他呼吁,“这些地区仍然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我们需要找到方法,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一领域中来”。

精神疾病负担继续飙升

报告注意到,全球精神疾病负担继续飙升,其中焦虑与抑郁分别使死亡和残疾增加了63%和26%。默里表示,在某些年龄组,尤其是高收入国家的年轻人,心理健康障碍与自杀现象正在呈上升趋势。

根据报告显示,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当前呈现低龄化与地域扩散化的趋势,主要涉及5-19岁人群,以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一些欧洲国家25-39岁人群的吸毒现象。不过,低收入国家中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疾病负担比例也在攀升,说明这已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全球现象,只是在不同地区存在程度的差异。

默里解释道,焦虑与抑郁的上升趋势在新冠疫情前就已出现,疫情一度使其大幅跃升,虽然后续略有回落,但整体仍保持上升态势。在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新科技和社交媒体是重要诱因,特别是对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不过默里也表示,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社交媒体的危害。他们表示,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之前要慎重,“我认为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已相当严重”,默里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9月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相关疾病,也就是说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经历着精神疾病的折磨。它们是导致长期残疾的第二大因素,严重影响健康生活。它们推高了受影响人群和家庭的医疗保健费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