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两市双双低开,后低位震荡翻红,午后股指小幅回升。截止收盘,沪指报2347.72点,涨幅0.11%,成交1482亿元;深成指报8072.88点,跌幅0.04%,成交1761亿元;创业板指报1511.36点,涨幅0.19%,成交336亿元。
盘面上,农林渔牧、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造纸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商业、非汽车交运、计算机设备、港口航运、通信服务等板块跌幅靠前。
新股华懋科技今日在上交所上市,以上限价14.50元/股开盘,随后直拉涨停,涨44.04%,报价17.40元,全天成交额191万,换手率为0.31%;次新股天和防务今日再封一字涨停,报108.69元。该股已经连续12个一字板,打破了前期的大牛股飞天诚信的11个一字板的纪录。
巨丰投顾分析认为,沪指在2350点附近的震荡有利于后市的拉升,盘中震荡,是获利盘减仓兑现所为,属于强势调整的正常表现,不必恐慌。投资者可以继续低吸高抛,持股为主。因为十一长假的因素会有获利盘减仓出局,对于场外资金是一个机会,因此震荡中大跌就有反弹,投资者可以乘机调仓换股。
节前震荡 重磅会议将激活十月行情
盘面简述:
午后两市呈现窄幅震荡格局,沪指微跌,创业板基本与市场同步,量能萎缩明显。从即时资金流向数据来看,沪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0亿元左右,从今日资金走势来看呈现逐步流出态势,不过整体幅度不是特别大。午后出现小幅度的回流,不过整体仍然是流出趋势。板块方面,农林牧渔、水域改革、土地流转、基因测序核电核能等板块涨幅居前;船舶、航空、信息安全等板块跌幅居前。
消息面:国务院25日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共47条。分析人士认为,A股市场再次迎来重磅利好,建设长江经济带将带来全方位的投资机会,相关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将兵团工作提升至新的高度,为充分保障兵团新时期的新定位,届时中央有望给予兵团多样化的扶持政策,兵团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期。早盘,新疆板块涨幅居前,新能开发涨停。
近期市场虽然动荡较大,但是并不值得悲观。从政策面来看,在GDP增长目标为7.5%的大前提之下现在比较难出现利空政策。节前这段时间政策面真空刚好给了题材股很好的表现机会。周四两市尾盘大幅震荡也说明一些个股积累了调整的要求,这个时候预计盘中多空斗争会更为激烈,但反弹的大方向不变。操作上重点关注低价二线蓝筹的补涨机会。
【观点】收评: 节前震荡 重磅会议将激活十月行情
华讯财经认为:短期上证综指料围绕2300-2350点一带强势震荡。2350点附近的震荡有利于后市的拉升,盘中震荡,是获利盘减仓兑现所为,属于强势调整的正常表现,不必恐慌。投资者可以继续低吸高抛,持股为主。因为十一长假的因素会有获利盘减仓出局,对于场外资金是一个机会,因此震荡中大跌就有反弹,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一逻辑进行调仓换股。
操作上,在对于前期已经大涨的股票建议逢高减磅的同时,对于前期没有大幅启动的股票,也应继续以持股待涨为主。重点关注低价国企改革、军工航天等概念股。(华讯财经)
A股近10年国庆节后8年上涨 股民可安心持股
专家发言:节后A股行情无论上涨或下跌,都建议投资者“抓小放大”,即重点抓住盘子小、动力强的小盘股,操作比较灵活。
又是一年的“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对于这个问题,总是让投资者纠结。
昨天,众成证券分析师马刚认为,股指上攻机会将在“十一”之后,股民不要在节前急着“落袋为安”,不妨安心持股过节,等待节后抛出机会。
4年熊市,国庆节前一周全部下跌
2001-2004年的4年熊市期间,国庆节前一周,A股市场全部呈现下跌走势,其中2001年下跌2.33%、2002年下跌1.45%、2003年下跌0.27%、2004年下跌2.71%。国庆节后一周,2001年和2002年A股市场继续下跌,2003年和2004年转为上涨行情。
马刚说,这4年熊市,国庆节前的A股走势都是处于下降通道,即便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平盘报收,甚至小幅上涨的行情,也依然不能马上扭转节后的走势。不过2003年的国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大盘承接节前的止跌企稳走势,低开高走,继而走出一波跨年度的弹升行情。
10年A股,国庆节后一周八成走高
统计过去10年“十一”后一周的A股走势,除了2005年和2008年下跌之外,其余8年全部是红盘报收。由此可见,过完国庆节,市场还是以上涨为主,今年节后上涨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2004-2013年的10年间,国庆节前一周,2004年、2009年和2011年则出现下跌行情。马刚解释说,2009年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之下,再加上创业板上市,从2009年8月初到9月底这段时间,大盘一直以回落为主,而“十一”假期之后,就迅速出现一波持续将近3个月的上涨行情,累计涨幅高达20%左右。
假期7天,股市休市却成为“拐点”
在过去的10年当中,“十一”前后,总共有3次成为市场的转折点。A股市场虽然放假了,但是依然受到外盘的影响,而且国庆期间出台的一些新政,也往往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3次“拐点”分别出现在2009年:上证指数在经过了两个月连续下行之后,在国庆节前一周达到阶段性底部,随后出现一波上涨行情;2010年:也是经过约两个月的盘整之后,从国庆节后的第一周开始上涨,而且上涨时间超过一个月;2011年:国庆节前一周大盘跌幅达3.04%,但节后一周市场强势收复失地,大涨3.06%。
10年国庆节前/后一周A股行情
年份 国庆节前一周涨跌 国庆节后一周涨跌
2013年 0.68% 2.46%
2012年 2.93% 0.90%
2011年 -3.04% 3.06%
2010年 2.47% 3.13%
2009年 -2.09% 4.76%
2008年 10.54% -12.78%
2007年 1.79% 6.32%
2006年 1.54% 1.84%
2005年 0.32% -1.39%
2004年 -2.71% 1.88%
港口水运板块
节后还会有戏
昨天早盘,沪深两市双双高开,沪指再次创出年内新高,不过,随后权重股集体杀跌,大盘跳水,深成指翻绿收盘;沪指收盘也仅仅微幅上涨0.07%。分析人士认为,市场虽然在节前冲高回落,但加速强攻势头渐显,预计大幅上攻机会将会在“十一”之后出现。
对于持股过节的投资者,建议持有港口水运、输配电气、军工等行业板块,这些板块目前位居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列,而电子信息、房地产、券商则受到主力资金减持。国庆节之后,随着市场做多氛围渐浓,预计主力资金回流力度和持续性还会继续增强,而且有望从反复轮番拉抬的操作思路逐渐过渡到重点跟进有序突破的阶段,这就预示着主力资金有意重新掀起强攻行情。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市场反弹契机,酌情低吸蓄势充分且具有成长性的优质个股。港口水运虽然已经连续上演好戏,依然有望反复活跃。(沈阳晚报)
牛市目标需分步走 当下选股远重于持股
9月市场并不热闹,除开头几天在权重股资助下涨了一段,其后就高位震荡。但9月的舆论十分热闹,先有两篇文革体策略报告,煽情、鼓动、哗众、自我炫耀,后有一篇耸人听闻的“5·30悲剧可能重演”报告,与之隔空对阵。由于在“5·30悲剧可能重演”的报告中谈到了宏观经济问题,所以我们就从股市和宏观经济的关系讲起。
真要说过去20多年的股市有什么中国特色,那就是涨起来快三步,跌起来慢半拍,结果是一涨就把三年的本吃完,再用三年来还债,使沪深股市看上去有点稀奇古怪:别人都是牛长熊短,偏偏这里熊长牛短。
1999年的牛市我是预计到的,且态度非常肯定:最迟5月就会有一条长阳拉起,上证指数创历史新高,但对2000年的牛市估计严重不足,它使我最终掌握了一个概念,衰退性繁荣,即在宏观经济整体呈衰退状态时,股市却一片繁荣。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20世纪70年代初,以及近5年美股的牛市,都是衰退性繁荣的范例。
从这个角度说,因“后面100点和经济无关”,就认为“5·30”将重演,这样的立论基础并不成立。“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就不会有近5年美股牛市。”这是我在行情启动之初,针对相似观点讲的一句话。更何况,近期的2347点和2005年的998点相比,年均复合涨幅仍在10%的水平线上,没有丝毫超涨意味。
5000点不是梦是一种华而不实的预言
5000点不是梦,同样是一种华而不实的预言,有哗众之嫌。因为在股票市场中,离开了时间这个要素,一切会涨到多少点的预言都是没有意义的。你说5000点不是梦,我还说50000点不是梦呢,关键是它在哪一年看到,是我生前还是死后。
当做多做空做到不讲道理时,这样的趋势实际上就已到了尾声。当胜利一方开始大肆喧哗时,不是因为信心爆棚、得意忘形,就是因为实际的力量已用尽,只能靠嘴巴来做市。
就中短期走势来说,目前市场已不再是鼓吹之时,反而应是需谨慎对待之时。
我们可以看到,股票保证金余额虽然在增长,但流通市值也在增长,保证金余额相对流通市值的比例仍在3.5%左右。这个比例可以让股市保持足够的活跃度,却无法推动股市大幅飙升。须知去年初2444点时保证金余额相对流通市值的比例曾一度达到过4.5%左右。行情的不断攀升更多是靠资金周转率的提高,即卖出一只股票后马上买进另一只股票,是这段行情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这轮行情是在结构非对称状态下启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牛市已走了1年半有余,这就产生了一个悬念:是结构性地牛到底,还是涨到一定程度后,来一次集体性调整,重新调整股价结构,以获取更好的上升空间?
如果后一个推论成立,那我们就得更多地关注创业板综这个指数。前段时间,我在跟一些朋友聊天时说到一个观点:上证指数历史上有3次市盈率达到66倍以上的纪录,最高一次是70倍。由于那时的上证指数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创业板指数,因此我们可以把66倍到70倍市盈率作为创业板的基本目标区。创业板综1636点时,其平均市盈率是66.71倍。由此看,9月16日股市跳水不是偶然的,它在客观上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需要关注系统性的价格风险了。我们是牛市论者,我们也是阶段论者。牛市目标需要分阶段达成,激情与理性是正确投资的正反两面。
经过股指跳水后,上证指数客观上已形成了一个扩散三角。这个形态我们多次说过,俗称“熊三角”,通常是阶段性头部已到或已在构筑的标志。上升趋势线跌破;重返高点,创新高或不创新高;再度下跌。这是斯波朗迪趋势转折的123法则,这一法则特别适用于由扩散三角构筑的头部。
目前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只保留几只潜力较大、收益风险较佳的股票,把主要精力放到股票的挑选上。其中盘整形态扎实、估值合理、有较大或可靠的价格提升空间的股票会成为首选。人不是神,行情看走眼是难免的。目前市况下选择这类股票作后备的好处是,一旦大盘走势和我们预想不同,即可放心大胆地全力推进,让仓位重新达到理想状态。(证券导报)
李迅雷:结构性牛市已出现 应把房子卖了炒股
近期A股市场火爆,大牛市来了的声音渐响,有人更是喊出了5000点的目标。
对此,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不认同中国会出现大牛市,但是结构性的牛市已经出现,他看好新兴加转轨行业。
李迅雷认为,中国经济处在一个下行的周期当中,可能还会持续一个比较长的趋势,但不需要对此有过度的担忧,经济下行不需要有刺激政策。
作为投资者,应该避免对传统产业的侥幸心理,如果寄希望中国经济出现周期性的回升,继续投资一些周期性权益类的产品,他认为这要引起一定注意。
李迅雷同时表示,经济与股市并不是对应关系,股市对应的东西可能很多,如利率水平、股市整体的估值水平等,所以我不认同中国会出现大牛市,但是结构性的牛市现在已经出现了。比如我们的创业板已经出现连续两年上涨,而且涨幅也比较可观。其次,中小板整体表现也是比较好,已经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转型。
上证综指并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的转型,因为上证综指并没有大幅度的调整,其权重还是在银行、房地产、石油、石化,这些行业占了太大的权重。如果我们对权重进行调整,把新兴转轨的产业放到里面,指数将比现在好看得多。
他认为股市现在上涨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新兴加转轨的行业。
传统产业虽然估值较为便宜,但如果不转型,今后仍没有太大的盈利增长空间。因此要把握住新兴加转轨的行业,比如新能源、军工、环保;还有服务型消费,像通信、移动支付等;第三是医疗服务行业哪怕它估值再高,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至于房地产,李迅雷认为已不是合适的投资标的,“在一线城市里,我认为应该把房子卖了,去买一些金融产品。”
沪港通的推出对于套利性的机会会增加,对于A股市场的活跃度会提高,A股市场所对应的,比如沪深300指数活跃度会提升。但不能把沪港通当做一种万能药,因为中国的牛市不是取决于沪港通,也不是取决于经济增速的变化,而是有市场内在的原因,有经济转型的原因,这个对市场的影响更大。 (新浪网)
四中全会或将激活十月行情 两条主线有金淘
即将收官的九月份市场毫无悬念会继续“收红”,月线五连阳也创下了A股2010年以来最好的水平!对于即将开始的十月,A股是否会延续此前几个月上涨的走势?在操作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哪些板块个股有可能领跑大市?分析认为,10月市场有望延续此前反弹态势,可围绕政策挖掘潜力相关热点,具体请跟随本报记者的“镜头”往下看。
大市展望:10月A股有望延续上升趋势
尽管8月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如当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创下自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新低等,给处于震荡上行的A股市场带来干扰,但没有“打断”A股市场反弹的步代。在政策的呵护之下,9月沪指多次改写一年多以来的新高。
展望10月,接受《投资快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在10月召开,驱动性事件必然会增加,改革红利将向资本市场传导,这将激发市场的炒作热情。此外,沪港通在10月正式开通也有望引发增量资金入场,有望促成A股持续反弹态势。
“我们认为10月份的A股市场延续中期上升趋势。”德邦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海东表示,经济增速放缓对市场的影响有限,改革和政策预期是大盘上涨的主要逻辑,目前市场仍处于定向宽松的政策环境。央行9月货币政策回码,5000亿SLF+正回购利率下调20个BP,下半年无风险利率有望进一步下滑,整体流动性偏松,10月份启动的沪港通有望带来新增资金,蓝筹股的估值提升也是大盘上涨的一大动力。
兴业证券(601377)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指出,短期经济波动和“稳增长”政策对行情的影响将弱化,改革和转型的因素对于股市的影响更显著。一方面,改革和转型的成效正在逐渐从上市公司得到微观数据(上市公司业绩)的证实;另一方面,9月份宏观数据不会比7 月、8 月更差。
民生证券广州营业部首席投顾赵金伟预计,,10月上半场指数仍将维持稳定,下半场需注意回调风险。上半场市场稳定主要原因为:(1)四中全会即将召开,政策层面偏暖,为市场创造较好的氛围。(2)管理层引导资金借贷成本下行,有利于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为市场提供较好资金面氛围。
“下半场回调风险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目前指数月线已经触及布林轨道上轨,技术回调需求强烈,同时2400点附近作为指数重要压力区,短时间内冲破可能性不大。”赵金伟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10月份的A股多表现不佳!统计显示,在过去23年中,10月份上证指数上涨和下跌的次数分别为9和14。由此来看,10月A股下跌的机率比上涨的机率要高出许多。
操作策略:紧跟政策预期挖掘热点
9月份市场毫无悬念会继续“收红”;不过,9月份震荡幅度明显加大,尤其9月16日和22日的大幅回调也让人记忆深刻。那么,对于即将开始的十月,在操作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各领域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改革红利也在持续释放;与此同时,有利资本市场的向好政策也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可挖掘机会将此起彼伏般涌现。
“建议关注政策方向,紧跟预期挖掘热点。”业内资深人士对《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十八届四中全在10 月召开,会议上可能涉及的重点经济领域的重大政策利好预期有望成为市场热点甚至推动A股全面走强;虽然经济好转时间可能推迟成会给市场带来扰动,但在改革预期下,投资机会仍会非常多。
赵金伟称,鉴于高层重点推动重要改革表态,预计市场将围绕改革重点布局可能性更大。市场走势估计仍将维持结构性行情为主。“目前我国最急迫的重要改革主要集中于国资改革和土地流转,这两项改革是能否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因素。”
“此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把改革任务做实。这让市场对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而带来的改革、转型的预期进一步提升,改革、转型、创新相关的最新政策不断地推动新的热点。”业内人士指出,比如,航天军工、国企改革等。
市场人士表示,每一轮行情的做多主线必定伴随着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也唯有跟随政策热点做多才有出路;因此在操作上,要围绕政策挖掘相关热点。此外,还可重点关注滞涨股的补涨机会。张海东也称,涨幅过大的个股需回避,进而选择涨幅不大,估值低,盈利确定的个股。
热点展望:关注二大主线
即将收官的9月份,A股在权重股搭台,军工等题材股持续活跃的带动下,再度走出向上突破的行情,虽然期间震荡加大了,但乐观情绪依然占据主动。即将进入10月,在板块个股的选择上,应如何进行配置呢?
张海东表示,10月份看好低估值的银行和白酒,还有新兴产业的TMT和新能源汽车,以及主题投资沪港通和国企改革。整体来看,周期股不看好,看好服务消费类个股。
“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方向,挖掘低价热点。”市场人士指出,10月份可将重点放在成长与改革两条主线。成长方面,可关注如新兴产业的TMT等板块。改革角度,混改是关注的主线。此外,三季报将在10月披露,上旬可重点三季报预增股。
赵金伟表示,由于当前国资板块股价仍处于低位区间,混合所有制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减,投资者应深度研究国资背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关注各地国资改革方案。土地流转改革措施落地才能逐渐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城镇化目标,拉动全社会消费增长。所以,国资改革与土地流转将是中国经济这个大棋盘两枚最重要的棋子。
主线一:三季报预增股
10月份,2545家上市公司将披露三季报。据统计,截止9月25日,沪深两市共有975家公司发布了2014年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197家预增、94家预减、118家续盈、72家续亏、66家首亏、62家扭亏、251家略增、89家略减、26家不确定。
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三季报业绩预增、续盈、扭亏以及略增的公司共628家,占总数的64.41%,也就是说已公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超六成预喜。从历史经验看,三季报在季报当中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如果一家公司三季报向好,那么该公司全年业绩保持增长基本没有问题。
市场资深人士表示,随着时间的推进,市场的焦点将转向三季报,具备业绩支撑的确定性成长股肯定受资金追捧。事实上,随着三季披露时间的临近,部分预增股己开始受到资金关注,如三季报预增幅最大的大富科技(300134)(300134),公司三季报净利润为4.58亿元—4.82亿元;去年同期暴增8230.43%-8693.52%。股价最近四个交易日股价大涨超过10%。
“在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喜的个股中,有主力资金抢先布局的个股值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基金等主力机构在中报建仓、筹码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中报预增股。特别是在本轮大调整中没有出现机构资金大幅流出,但股价却出现较大调整的机构新宠。
券商分析师对《投资快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已经公布的中报预告只是冰山一角,但依然可以“管中窥豹”。一般来说,同一行业中出现多家公司同时预告业绩增长,就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这个行业的的整体成长性相当不错,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三季报业绩预增股的布局,业内资深人士建议,关注投资者可按照“三看”主线去选取标的:首先,看个股的业绩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其中关键是要看主营业务是否能够保持增长;其次,看个股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政策发展支持的行业;第三,看总股本的大小及成长能力。
主线二:沪港通和国企改革受益股
在上海考察的香港经民联副主席、立法会议员张华峰表示,上交所已完成沪港通所有技术准备,只差其他各方配合。他估计可以有10月开通的预期。此前,市场曾传闻称沪港通将于10月27日正式启动。
虽然,香港交易所新闻发言人回应称目前仍未知正式启动日期。但是,种种迹象显示,沪港通即将在10月开通: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周五召开网络新闻通气会时透露,沪港通规则协议即将完成,业务方案已基本定型,技术准备基本就绪。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周一也曾指出,目前各种技术测试均没有发现问题,正在进行收尾工作,目前没有看到任何要推迟的必要性。李小加此前曾暗示沪港通将在10月的某个星期一启动,并将由中国证监会提前两周公布正式启动时间。
目前A股市场中受益于沪港通的有三类个股。首先,A+H股当中存在较大折价率的A股出现价值回归行情;其次,银行股和高速公路等股息率较高、分红能力较强的个股;最后,沪港通将为券商提供新的利润来源,券商股受益。
在国企改革方面,自3月25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国企改革都在快速推进。分析指出,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逐步改变当前经济“国企一家独大”局面,国家将逐步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有利于使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激活民间资本活力。
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表示,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将探索出国企改革进行时的新路子、新方法,真正做到改革落地、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同步推进,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里形成突破。
申银万国一份研报显示,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公司中,中央和地方持股总市值可达14.5万亿元,其中重点等待盘活的竞争型行业持股总市值达到3.9万亿元。新一轮国资改革,就是要撬动这近4万亿元的市值,为经济转型增添推动力。
那么,如何把握央企改革的投资机会呢?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央企整合模式大致有几种:一是对旗下公司的业务进行整合,解决同业竞争,进行兼并重组;二是整体上市,通过向旗下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三是引入民营资本,使得股权结构更为合理。投资者可以关注通过整合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的相关公司。(投资快报)
要让股市继续上行,还得有基本面的支持,其中能否采取有力度的降息很重要。
实际的支撑面不足。
哪些行业有望打破内卷困局?
特朗普7日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陆续发布了他写给14国领导人的信函。根据这些信的内容,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25%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30%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32%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35%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40%的关税。
正在准备针对SEBI指控的正式回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