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公募基金迎来新时代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2020-05-21 13:46:00

责编:李瑶

举报

资管行业改革开放多措并举,作为资管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公募基金如何在新时代起跑?《首席评论》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卫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5月21日下午开幕。在两会前夕,《首席评论》远程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卫。作为公募基金行业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他今年代表行业带来了两份提案。

谢卫:我今年提案有两个,一个是关于金融产品的适销性管理的问题,第二个是关于公募基金在年金基金当中怎么发挥作用的问题。

谢卫:金融产品销售适当性司法界定待完善

谢卫:金融产品适销性是最近几年监管部门,包括产品主体都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都说合适的产品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这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定义。

2019年11月,最高院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会议纪要》,指出“卖方机构未尽适当性义务,导致金融消费者在接受金融服务后参与高风险等级投资活动遭受损失的应予全赔;以及卖方机构能够举证证明根据金融消费者的既往投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事实,适当性义务的违反并未影响金融消费者作出自主决定的,卖方机构全不赔”的普遍性指导规则,司法裁判标准显著转向“全赔/全不赔”标准。

谢卫:这个纪要主要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有几个问题。因为在纪要当中对金融投资者因为投资金融产品引发的诉讼,基本上就两个结论,要么就全赔,要么就全不赔。所谓的全赔和全不赔,就是说如果金融机构能够举证证明在销售金融产品过程中,完全尽到了义务,可以不赔,否则要全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这跟金融行业的发展,跟资管行业净值化转型的方向,可能还是有一点不太符合。因为未来的金融产品大量是波动的产品,与过去资管新规实施之前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识是需要提高的。

我们也认为,金融投资和金融消费也是不同的概念。金融消费,我们尽量尽保护的责任。金融投资,投资者要对自己的风险有一个非常认真的识别和审慎的判断,再去做这件事情。

另外,金融机构去举证它有没有完全尽到这个义务。由于信息天然的屏障,它不可能完全清楚投资者到底是不是真正具备金融投资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觉得在金融投资者保护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他,可能我们也要分类和教育他,所以提出了这样一个提案。

谢卫:发挥公募基金作用 提升年金基金投资增值能力

除此之外,谢卫第二个提案是关于如何发挥公募基金在年金投资中的作用。谢卫表示,各类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中,公募基金机构的投资能力一直比较突出,但参与程度却不高。在年金22家投资管理机构中,公募基金机构占11席,其管理资产规模占比远低于9家保险机构。谢卫认为,为了提高年金基金的长期投资增值能力,公募基金行业的参与程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谢卫:考虑到这几年权益市场的发展,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这些年公募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但在企业年金的参与主体当中,比例还是比较偏低的。另外,在投资范围方面,目前我们比较保守,与国外的基本情况,以及我们国内权益市场发展的要求相比,或许我们权益投资的比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从增加管理人还是提高权益比重,目的都是为了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保值增值能力有一个更好的发挥。

公募基金获热销 为何如此受青睐?

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的经营遇到了挑战。然而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销售却异常火爆,爆款基金频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48只一日售罄的基金。为什么公募基金在今年如此受欢迎呢?

谢卫:疫情期间,公募基金的销售异常的火爆,这也验证了我们长期以来,尤其这几年以来我们坚持的一个观点,公募基金,特别是权益资产可能是未来中国大类资产配置过程中的一个首选品种。公募基金的制度优势是很明显的。在整个资管行业当中,公募基金的信息是最透明的,公募基金的资金是最安全的,它有完善的托管制度。另外,公募基金是不承诺收益的,投资者习惯接受了这个东西。与我们其他兄弟行业相比的话,它们还在从预期收益向净值化管理转型的过程当中。所以这方面,公募基金先天的制度优势在现在得到了一些回报。

另外,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募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不断得到市场的验证和认可。公募基金主要在二级市场上做权益的投资和债券的投资,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理论不断地修正,理念不断地提升,投资框架的完善,包括投资者的教育。现在公募基金在中国市场的主动管理方面,应该还是处在一个偏领先的位置。所以这也是投资者在经过反复比较以后,逐步接受的一个事实。

这其中一些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它可能为客户提供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可追溯的回报,也越来越开始出现这样的苗头,所以这也是我们公募基金在未来资管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担当的一个角色。

A股投资者趋向机构化 市场投资效率再升级

据中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在自由流通市值中,机构投资者比例由2014年的28%上升至2018年的48%,A股投资者结构正逐步向机构化迈进。这种结构变化又会如何影响市场呢?

谢卫:机构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往往是一个成熟市场的表现。对中国市场来说,是需要机构投资者做长期的布局,我们要选长期的资金,来支撑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发展,所以这个市场未来会越来越有效,这是我们多年来希望看到的。

公募基金的共同理念:为投资者赚钱是根本

如今,走过二十余载历程的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有14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基金产品近7000只。不同的基金管理机构如何差异化竞争,寻求自身独特的优势呢?

谢卫:公募基金发展到现在,我觉得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是整个行业应该遵循的,那就是要为投资者赚取利润。所有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包括投资文化的建设,都要围绕投资者利益最大化这件事情来进行。比如说投资者能不能从你身上得到可持续的、长期的回报,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而不是说自嗨、自娱自乐在讲故事,你创造了很多产品,提供了丰富的交易工具,但投资者从中没有赚到钱,这可能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可能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把我们的产品做到最好,让投资者感受到在我们这边投资比较安心,另外他能够获得一个中长期比较可观的回报。

追逐超额收益还是跟随大势波动?谢卫:中国市场的α机会仍很多

而对于投资回报的模式,在投资界中,关于追求α还是β,一直以来多方博弈不断。α和β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策略,α代表主动投资战胜市场带来超额回报,相反,β代表被动跟随市场顺势投资,获得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在谢卫看来,在中国市场上追求超额收益,也就是α的机会是很多的。

谢卫: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中国经济是在一个新经济不断涌现的时代。所以这里面有大量的商业机会,大量商业模型的转换,大量新技术的运用,包括传统经济向新经济切换转型过程中,我们觉得α的机会大于β的机会。我们会把通过深度研究来追求超额收益作为公司的核心投资领域。我们每个基金经理,都要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追求超额收益,他的超额收益是占据他主要的贡献度的,这是我们的理念。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很大的β机会,但从中长期来看,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认为α的机会还是非常丰富的。

基金投顾业务将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难题

2019年末基金投顾试点工作的落地,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买方投顾”时代的到来。在原来的卖方投顾模式下,券商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方提供的佣金和维护费,因此,券商更多是从推动产品销售出发,考虑怎么把产品卖出去,赚取更多的佣金。而买方投顾是向投资者收取服务费用,根据投资者的诉求和利益展开投资活动的投顾服务,这样的利益格局,使得投顾与客户的利益更为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基金投顾业务能否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难题?

谢卫:基金投顾业务的推出,我觉得主要是解决一个痛点,也就是我们基金行业发展到现在,可能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基民没有很好的体验。基民可能没有在基金业大发展过程中分享到基金业发展的红利,也就是说投资者可能不赚钱。投顾业务的推出,就是让基民的利益和基金公司的利益能够捆绑在一起,基金公司通过自己的专业服务和专业产品,引导基民参与到这个市场当中来,并且获得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这个是投顾业务的价值。的确可以说这是基金业下一步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为何中国现在才迈入“买方投顾”时代?

其实,买方投顾的模式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先锋领航(Vanguard)开始推行免佣基金,买方投顾模式在美国渐渐得到认可和普及。但为什么我们现在才迈向“买方投顾”时代呢?

谢卫:这当然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早的时候,投资人也认为自己对基金包括股票的把控能力比较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强。在基金行业发展初期的时候,投资者对基金也不太认可,他们觉得自己做股票效果最好。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投资者觉得基金不错,买基金。投顾是连基金的选择都交给基金公司做,这是投资者的认知有一个过程的问题。

第二个是产品丰满度和产品多样化有一个过程的问题。基金公司要选择全市场的产品,搭配一个很好的投资组合,选一个比较丰富的产品。另外,这些产品要经过历史的检验,时间比较长。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留下来的一些好的投资业绩,这才可以给基民去做,所以交银施罗德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因为大量对接银行净值化产品的需求,大量的客户,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报,同时风险要可控,回撤要小,波动率不能太高,但是收益又要比当下银行理财产品要高一点的产品,是我们基金投顾的一个主打方向。它能保证或者说大概能保证基民的资产能够稳步地上升。在这个不大起大落地稳步上升过程中,我们获得一定的投顾费用,把双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买方投顾”发展成熟还要过几关?

近年来,投资者接受专业投资辅导的意愿不断增强。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9年度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投资决策方式上,接受专业投资顾问辅导的投资者比例由2018年的6.4%提升至2019年的10.1%。但是,这个比重还是很小。未来,买方投顾模式在被更广大的投资者接受之前,还需要过几关呢?

谢卫:第一关是投资能力的问题,就是各家管理公司,它有没有相应的适应投顾业务的管理能力。投顾业务首先客户要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慢慢增长的回报,它不是爆涨爆跌式的回报,这不是投顾业务。所以基金公司的投资团队,投资理念的构建,有没有这样的团队要建设,这是我们第一步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构建好这样的团队,有没有合适的产品,以往的业绩让投资者信服,被接受,的确有很好的体验。从小到大,投资者慢慢接受,不是一口吃成胖子,不是搞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

第三,投资者也要有一个所谓投资理念的转变。未来的投资可能赚慢钱比赚快钱、赚小钱比赚大钱更重要,可持续赚钱是投资者应该要遵循的一个基本话术。你不能指望一夜暴富,你不能指望天上掉馅饼。赚慢钱和赚小钱,如果有这样的理念在的话,投顾业务的春天就会到来,彼此双方融合,共同接受这个新生事物。

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公募基金行业业态?

近几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金融业的发展生态,在公募基金行业,金融科技的应用有哪些?未来金融科技又会如何影响行业的业态与竞争格局呢?

谢卫:金融科技是在海外比较流行,因为海外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市场,它们追求β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大量的金融科技通过算法,在这里头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海外考察交流了解到,所谓的海外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些年的金融科技的投入程度是非常高的。因为市场非常有效,科技的价值就越来越大。

从中国的A股市场来说,主要考虑α的收益,所以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过程中,金融科技在投资端上运用还不明显。未来不排除我们可能会用到金融科技的手段。在一些基础研究和基础投资方面,就是说我们人工覆盖不到的研究,和人工覆盖不到的投资,小票行业的投资,可能会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但在一些主力品种,或者说人工能够覆盖的,能够追求α的道路上,我们肯定还是要通过深度研究来挖掘个股的α。

大数据的应用大家更加重视了,我们想通过数据的挖掘,来看一看客户在我们公司赚钱的体验怎么样,持有时间是多长,多长时间能赚钱。通过这些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公司的投资理念,跟客户的诉求是不是一致的,客户的体验是不是比较好。这个再反馈给我们的渠道,反馈给我们的客户,是能够提升我们公司的竞争力。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潜力仍然很大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科创板落地、注册制推广,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同时,对外开放水平也显著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建设不断丰富。那从全球视角来看,如今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呢?

谢卫:我们整个市场发展肯定还是偏初期的,肯定不能算成熟的市场,这个其实大家也可以感受到一些硬指标和一些软指标。硬指标,我们整个市场投资者结构很不合理,我们可能还是一个普通投资者、散户比重相对比较高的市场。市场是不够有效的,博弈也是不充分的。

另外,全球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甚至跟香港比,A股市场的品种还是比较单一的。我们很多做空工具、对冲机制还是不完善的。

第三个就是说,我们的制度建设相对来说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们发展了20年,但与百年资本市场相比,我们很多基础的制度建设,比如说注册制也是刚刚开始在做,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所以这些制度建设,我们也不是处在一个非常完善的阶段。这表明我们中国整个资本市场,包括我们机构的力量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单薄的,总体实力也不是很强,说明我们整个市场还是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

新一轮改革让市场更有韧劲

谢卫:这些年我们的的确确在资本市场改革的力度上动静非常大,这一轮改革给我们以很强的信心。它不是简单地拓展业务范围,而放开了一些口子,而是着重在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方面花了很大的工夫,比如说注册制的改革,比如说大量引进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共同来培育机构投资者。

另外,比如说打击欺诈、内幕交易等等,这些都是资本市场建设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几个环节。不简简单单放开一些业务,增加一些试点,我觉得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过去可能在这方面也吃了一些亏,老是在走老路,可能用一些瓶子装一装酒,但这个酒没什么新意。但是通过这轮的改革,我觉得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会更足。

所以这也是这些年,尤其近一年来,尽管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很厉害,甚至非常剧烈的动荡,中国的A股市场还是市场上比较能抗压的,有韧劲的一个市场。有韧劲的资本市场,可能有各种因素,但我相信可能跟我们这些年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有关,与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的恢复和提升有关。

所以如果说还有什么短板需要弥补,我觉得这是我们长期的一个短板,我们还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把这些制度执行好,建设好,这个在制度建设的路上,可能也不能停步。

第一财经《首席评论》出品
编导:赵楚琪
主编:芮晓煜
制片人:尹淑荣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