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2%。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由于上半年出口部门表现不俗,工业增加值成为整体数据中最大亮点,预计下半年这种势头还将持续。而从金融部门来看,由于央行正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正常范围内运行,预计在状态企稳之前,降息降准不会发生。
当前需求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食品价格的下行也拖累CPI的表现,不过随着6月底开始,资本市场开始走强一轮慢牛行情,消费、物价水平或将有向好趋势。
场内成交量在近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大关,投资者交易意愿增强,长牛、慢牛正在形成。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预计下一步稳内需的政策会持续发力,从而带动PMI数据进一步回升。
2025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达5.1%,超预期完成全年目标。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向第一财经表示,上海经济增长动能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第三产业增成为主支撑,新质生产力贡献度加速提升尤为关键。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表现亮眼,其中三大先导产业成为核心引擎,尤其是细分领域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产业增速12.3%,集成电路产业增11.7%,均实现两位数跃升。上海先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表现,展现出上海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模式进入全面提质阶段,为经济持续回升注入确定性动力。
2025年上半年上海经济整体保持韧性,GDP实现5.1%,相较2024年有小幅回升。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向第一财经表示,从结构上看,上海经济产需两端均有突出亮点。一是生产领域的新动能持续壮大,二三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二是扩内需政策持续推进,有效需求明显扩大。三是出口领域的新动能也展现较强韧性。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延续回升态势,信息技术服务业、先导产业等领域生产加快,需求侧在以旧换新、稳增长等政策持续发力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