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加税预期下 非美市场经贸合作或加强|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2025-01-22 10:18:21

作者:梁相宜 ▪ 袁玉立    责编:袁玉立

2024年,中国外贸连跨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从增量看,全年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1年的外贸总量。
举报

2024年,中国外贸连跨42、43两个万亿级大关,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从增量看,全年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1年的外贸总量。在外贸数据亮眼的同时,中国企业出海也在大踏步前进,虽然依旧面临不确定性,但从成本优势到差异化优势,已经呈现多元发展战略,大浪淘沙后,中国企业依然有长远的星辰大海。

2024年外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进入2025年,海外景气回落与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出口会有怎样的表现?会有哪些不确定性?企业出海,选择新兴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细分纵深还是横向拓展?如何看待2025年新能源车的海外发展前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培育新的创新企业,他们如何演变成海外竞争力?出口链、红利类、顺周期行业股还会有调整吗?如何来平衡这些投资的组合?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2025年出口会比大家想象的好

美国加税预期下 非美市场经贸合作或加强

中国企业出海从逐渐适应到胸怀天下

从成本优势到差异化优势 企业出海呈现多元发展战略

新能源车出口欣喜同时要冷静 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应尽快建立

大浪淘沙后 “新三样”依然有长远的星辰大海

TMT和化工行业未来有巨大市场空间

随着利率下调 红利股会继续被买进

 

 

2025年出口会比大家想象的好

第一财经: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作为拉动中国经济2024年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出口在2025年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鲁政委:我觉得2025年整个的中国经济,如果大家习惯于从三驾马车来看的话,我觉得会是更平衡的一年。

我们看到消费会保持平稳,投资会相对于去年有温和的回升,然后出口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弱。主要的原因,全球都知道中国的东西不错,性价比很好,那么你要收关税,收关税是一部分美国的生产者和政客们的想法,但是它不是美国普通老百姓的想法,美国普通老百姓觉得这么物美价廉,同时品质又好的东西,我为什么不用?最后在它的关税落定之前,你会看到中国的出口会比正常的还要更强劲一些,所以最终全年拉平了看,我们2025年的出口会比你想的要明显好一些。

美国加税预期下 非美市场经贸合作或加强

第一财经:还有一些什么样的不确定性?

鲁政委:我觉得至少要关注三个问题,就是到底关税来不来?什么时候?来多少?美国收了税之后,我们对其他的非美市场的开拓会怎么样?因为实际上我们看到现在一些经济体已经在跟进,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并不是确定的。我觉得有一种趋势我们也要注意,美国感觉是要对所有的它的贸易伙伴都要收一遍税,差别就是给谁多收一点,给谁少收一点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我们发现所有对美具有顺差的经济体,其实大家可以抱团来加强合作。可能大家就会讲,问题是你们抱团有现实可行性吗?我们分析了一下可行性挺强的。其实中欧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的互补性都是非常强的,中欧双方不仅在贸易的领域,可以互相更多买一些对方的东西,而且可以在投资领域有更多的支持。所以我觉得我们未来非美市场的开拓,不会受到特朗普政策的影响,甚至很可能如果特朗普真像他竞选期间讲的,中国和非美的经济体这样的经贸和投资关系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中国企业出海从逐渐适应到胸怀天下

第一财经:您刚才提到了这些对美顺差的国家,我们可以抱团,这就涉及到了我们企业出海的问题。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出海,您认为应该选择发达国家好还是新兴国家好?

鲁政委:我觉得结论似乎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在最近的两年里,他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逐渐适应到胸怀天下。所以我自己认为现在国内的一个词,经常来形容我们的企业内卷,这个词给人巨大的启发。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大家单方面投入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但是产出却并没有更多,它对应的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大家不睁眼看世界,走不出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它对应着在西方的语境下,西方发现自己的发展空间有问题之后,他们就开启了大航海的进程,就是所谓我们讲的14、15世纪之后。

实际上,你会看到现在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大踏步地走向了海外,走向了全球,不仅走向了发达经济体,也走向了发展中经济体。

我们在分析上市公司的数据当中,已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的变化。从2022年之后,我们在数据上看到,中国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它的海外的营收已经超过了境内,超过了我们境内营收的毛利率水平。至于说要去哪里,我觉得好像去哪里问题都不大了。而且后边的企业家,我认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出海指针和蓝图。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东道国的一些政策的变化,但是已经深深地扎根了当地市场的这些企业,不会因为这一点政策的变化,出现像过去那样,干脆卷起铺盖全面走人,这事玩不了了,我觉得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成本优势到差异化优势 企业出海呈现多元发展战略

第一财经:企业出海之后,是细分纵深还是横向拓展?

鲁政委:严格讲这个答案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们回到产业竞争领域,大家经常会提起的几大企业竞争战略。

第一个就是成本优势。就是我大规模生产,我很便宜。这是一种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我做的比所有人都便宜,就可以横扫四海;第二个就是差异化,我有品牌,我塑造了跟你不同的品牌,然后同时我有技术,或者我有其他,这都叫差异化;第三个就叫利基市场,我只服务一个非常小的市场,非常特别的市场,这样你们看到我这个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我市占率特别高,我也很厉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对应着您刚才提的问题,到底是我应该纵向,做深做细,就是我做一个产品其实对应的更像成本领先,更像一个利基市场,还是说我要横向把它做广,其实我觉得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国家的市场,它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这个要靠实践当中来给出答案。

新能源车出口欣喜同时要冷静 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应尽快建立

第一财经:您怎么来看接下来2025年新能源车在海外的发展前景?

鲁政委:其实我要说的是,当我们看到如此之快的数字增长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感到欣喜,感到自豪,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冷静。

冷静的理由我觉得至少有两点:第一点,我们的基数还是很低的,所以更高的增长更多的是建立在低基数之上,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努力;第二个需要冷静的地方是,汽车目前还是一个耐用消费品,任何耐用消费品后续的维修服务和保养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汽车出海的同时,把这一套维修服务保养的体系建立起来。

而这个建立起来既可以是我们全新建立,也可以是我们借助海外那些传统的车企已经建立起来的维修服务体系,我们跟它合作,以入股的方式把它建立起来。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我们国内的汽车是不是可以组织一个行业协会,这个行业协会在国外所到的每个主要市场,我们都共用一套维修服务体系,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每一家车厂都要去搞自己的体系,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大浪淘沙后 “新三样”依然有长远的星辰大海

第一财经:2025年“新三样”还有继续拓展的空间吗?

鲁政委:我是觉得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但是不意味着这些产业出现了什么大的问题。我觉得这些产业依然有长远的星辰大海。而经过这一轮的优胜劣汰之后,技术效率更高的企业,财务状况更稳健的企业,他们会渡过这一次周期,而渡过这一次周期之后,产业的格局会变得更加稳定,也就是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然后这些优势的企业存在的时间更长。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产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淬炼,而我觉得淬炼之后它会变得更强大。

TMT和化工行业未来有巨大市场空间

第一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培育一些新的创新企业,在2025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产业,产业发展方向又如何演变成海外的竞争力?

鲁政委:我觉得第一个就是TMT。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一个关于进行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强城市韧性的文章。我的直观感觉一句话概括,过去我们进行城镇化的投资是钢筋水泥,现在我要用数字把它重做一遍。包括地下管廊等,我都要用数字重做一遍以后,我就再也不用拉开一个井盖让人下去看了。我就在我的监控显示屏上,就能知道哪里漏气漏水,我就能看到这个管子到底怎么回事,该怎么过去修,我觉得它还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巨大的空间。

第二个非常大的行业是化工,我们的化工从最粗犷的采油、石油化工、煤化工,一直到它后边不断细分的产品的精细化,所谓高端的精细化工。你想象现在我们在芯片领域的追赶,还有很多电子化学材料,也包括跟我们日常每一天都有关系的衣服,这实际上都来自于化工产品,我觉得有很多机会。

随着利率下调 红利股会继续被买进

第一财经:我们聊了这么多,把它反映到市场上来。我们看到最近这一段时间,市场看好的几个主题,像出口链、红利股,包括顺周期的这些行业的股票,都是大家比较看好的行业,随着周期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之后,您觉得大家看好的行业还会有一些调整吗?如何来平衡这些投资的组合?

鲁政委:首先我们要看清楚这个市场的大趋势,在政策部门的一系列呵护下,A股单边再度出现无序下跌的风险已经基本消除了。这个时候红利就会变得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我过去买股票看这些股票的分红率很高,现在就不确定买这个股票大概跌多少,比如说红利有6%,它如果跌10%,我们就亏了。如果说涨不涨不知道,反正这个股票它不怎么跌了,然后红利还有6%,我觉得这很好,我就买着拿着它就完了。

恰恰随着最近的利率再度往下跌,红利股会一波一波地被人买进去。因为以前利率4%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我只愿意买6%以上的分红股票,因为它还有一些风险溢价在里面。可是当它降到3%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买4.5%以上的,可是当它降2%的时候,甚至只有1.5%的时候,我想什么?分红率3%的股票、2.5%的股票我都可以买了。如果是这个逻辑的话,你说是不是大量的红利?不仅红利的股票,包括公募Reits,包括可转债,都属于这一些类别。然后红利的股票在权重股当中占比又很高,最后这个市场温和向上的趋势就基本确定了。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0'27''

广交会热度高成交也活跃 展商:今年实际下单的人更多|一探

面对国际贸易关税政策调整,第137届广交会成为观察中国外贸韧性的重要窗口。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多家参展企业已制定包含优化供应链与开拓多元市场等应对预案,展现出了成熟的应对策略。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广交会的人流量与去年相差不大,但今年成交额更高,实际下单的人更多了。

10 92 04-16 17:16
00'53''

实探关税风暴下的广交会 展商:不是第一次遇到 心态淡定|一探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第137届广交会如期启幕。面对近期国际贸易关税政策调整,如何构建外贸新格局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多家参展企业展现出了成熟的应对策略。有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这次关税调整他们心态较为平稳,目前已制定系统性应对方案,重点推进市场多元化布局。

55 04-16 16:31
00'46''

统计局回应美国关税影响: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对美贸易占比下降的情况下一季度出口仍增长6.9%丨一手

36 04-16 11:44
00'39''

电商平台携手外贸企业“西进” 店铺保证金降幅最高超过90%|稳外贸 布新局

面对国际贸易变局以及“对等关税”带来的挑战,国内电商平台和跨境商家正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电商平台拼多多有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平台将会投入1000亿元,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通过一系列补贴活动和流量倾斜,来针对性地来帮助跨境商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拓展内销市场。

369 04-15 16:27
00'32''

已收到数百封外贸企业邮件 实体门店助力中国产品拓展内销市场|稳外贸 布新局

针对“对等关税”挑战下外贸企业的库存压力,中国零售商纷纷推出外贸商品专属采购计划和渠道,为出口受阻的中国优质供应链搭建起内销转型的桥梁。永辉超市华东区采购经理江维向第一财经表示,此次外贸专区的推出,将助力中国外贸企业缓冲折损,同时将成熟供应链中释放出的优质商品输送给中国消费者,中国力量是所有中国企业的底气。

359 04-15 16: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