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上海的银发消费市场热闹非凡,欢快的“迎春曲”已然奏响。当下,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必需型向享受型转变,银发经济所涵盖的领域也日益广泛,比如休闲购物、文化旅游、智慧康养等。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不少商业综合体瞄准银发群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打造出融合多种业态的消费新场景。同时,专门为银发族打造的旅游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此外,拓展银发经济的新空间离不开AI的科技赋能,智慧康养产品更是令人眼前一亮。那么,银发经济的“新风口”究竟在何处呢?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要求包括:“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健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在过去五年,养老服务从单项突破转型正体系的建设,也为继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正通过需求升级重构产业发展新定义。截至 2023 年底,2.96 亿老年人口与 7 万亿元市场规模(预计 2035 年突破 30 万亿元)的增长态势,既彰显产业潜力,更推动行业在消费分层中研判服务创新新趋势。面对市场深耕不足、产品创新滞后等挑战,本期《头脑风暴》将聚合银发领域新老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在打破“银发经济=养老刚需”传统认知的基础上重构价值定义,通过智慧养老、适老化科技等案例剖析研判产业迭代方向,共同破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 “长青密码”。